奧數 > 小學試題庫 > 期末試題 > 語文期末試題 > 六年級語文期末下冊 > 正文
2010-05-20 17:22:57
“都”是范圍副詞,主要用法是總括前面提到過的人或事物的全部。在句法上“都”修飾的是它后面的動詞或形容詞,表示“都”所總括的范圍內沒有例外。
副詞“都”主要用于以下幾種情況:
A.句子的主語含有遍指意義
①大伙都同意他的意見。
②每個客房都有一臺彩電。
③所有的問題都將得到解決。
④任何困難都不能使英雄們低頭。
⑤凡是金屬都能導電。
③門門功課都是優秀。
B.句中有表示任指意義的疑問代詞
①誰都不能違犯紀律。
②他什么都不想吃。
③哪兒都可以買到這種化妝品。
④我怎么功,他都不聽。
C.句中有表示條件關系的連詞“無論”、“不論”或“不管”
①無論什么時候都應當提倡節約。”
②不論走到哪里,我都忘不了故鄉的親人。
③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他都同樣認真。
“都”是漢語里最常用的副詞之一。在句中往往與它前邊的某些詞語相呼應,對句意的充分表達具有重要作用。外國學生易受母語或媒介語的影響而在使用“都”的時候發生錯誤,比較典型的如:
(一)該用“都”而未用
誤(1)全班每個同學是從光州來的。
當句子的土語部分包含“全”。“每”、“各”、“所有”、“任何”等具有遍指意義的詞語,或主語本身就含有上述意義時,謂語動詞前一般要有“都”相呼應,表示沒有例外。如“五·一節全國都放假”,“每年都有大批中外游客來此旅游觀光”,“各家電視臺都播放廣告”。誤(1)的主語部分“全班每個同學”具有明顯的遍指意義,因而不能缺少與之相配合的范圍副詞“都”,應將“都”加在動詞“是”之前,句子才正確:
全班每個同學都是從光州來的。
當句中有表示任指意義的疑問代詞“誰”、“什么”、“哪里”、“怎么”等,或是有表示條件關系的連詞“無論”、“不論”、“不管”時,謂語動詞之前也不能沒有“都”之類的副詞。下面列舉幾個病句,并分別加以改正:
剛來中國的時候,我什么人不認識。
剛來中國的時候,我什么人都不認識。
下午我沒有課,你什么時候可以來我宿舍。
下午我沒有課,你什么時候都可以來我宿舍。
無論冷天還是熱天,他早晨打太極拳。
無論冷天還是熱天,他早晨都打太極拳。
(二)“都”的位置不當
誤(2)這幾天氣溫低,都我們覺得很冷。
“都”在陳述句中表示總括時,要放在總括的對象之后,如“聽到這個消息大家都很高興”,“老師和同學都非常關心她”。這是因為從語義上講,“都”是總括主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但在句法上,它卻是修飾謂語中的動詞(或形容詞)的。“都”充當的句子成分是狀語而不是定語。所以總是放在所修飾的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以此而論,誤(2)中的“都”應移到主語“我們”之后、動詞“覺得”之前:
這幾天氣溫低,我們都覺得很冷。
下面再舉兩個同類病句,并分別加以改正:
現在都老師家有了電話。
現在老師家都有了電話。
我們留學生都每人有錄音機。
我們留學生每人都有錄音機。
(三)誤用“都”作定語
誤(3)這本書的都課文學完了,快要考試了。
“都”是副詞,用來表示總括。除了在疑問句中,一般總是在所總括的對象之后充當狀語。多半是由于受對譯的英語詞all的影響,誤(3)將“都”與“全部”或“所有”相混淆。“全部”和“所有”都是形容詞,表示“整個”、“一切”的意思,經常作定語修飾名詞。“都”作為副詞,只有修飾動詞形容詞充當狀語的語法功能,而沒有修飾名詞作定語的功能。誤()中的“都”應改為“全部”或“所有”,同時再用“都”與前者相呼應:
這本書的全部課文都學完了,快要考試了。
這本書的所有課文都學完了,快要考試了。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