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20 10:41:13 下載試卷 標簽:唐詩 宋詞 閱讀 閱讀材料
一、認讀詞語,談話導入
二、潛心會文,感悟“梅花魂”
⒈再讀課文,你覺得哪幾件事寫出外祖父對梅花的珍愛?找到有關的句子讀一讀,讀出體會和感受。(學生默讀課文,找找,畫畫,品品,議議)
教師根據學生情況隨機插話:感人的文字,光找出遠遠不夠的,還得用心去讀,去體會,品味它們,咀嚼它們,不要放過其中的任憑任何一句話、任何一個動作,一個詞,一個句,甚至一個標點符號。
⒉從你們的神情中,從你們的朗讀里,我們分明感受到你的那份感動。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隨著梅花,走進外祖父的心靈深處吧!
[一字一句總關情。引導關注最讓自己感動的句子反復品讀,感受文字的靈性,提升人文素養。]
⒊品讀第三段,感受惜梅之情。
重點指導:
⑴“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爾擺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獨書房里那一幅墨梅圖,他分外愛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①找出句子中的一對反義詞。(不甚留意──分外愛惜)
②你們認為,古玩和一幅畫哪個更值錢?從這對反義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③古玩和一幅墨梅圖相比,在我們心中古玩更有價值。然而,在外祖父的心中,古玩可以碰得,“唯獨書房里那一幅墨梅圖,他分外愛惜,家人碰也碰不得。”這是一份多么深沉的愛梅之情哪!請你讀出外祖父的這份“唯獨”,這份“分外愛惜”!
(學生朗讀體會,教師適時點評。)
⑵“我五歲那年,有一回到書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個臟手印,外祖父頓時拉下臉來。有生以來,我第一次聽到他訓斥我媽:“孩子要管教好,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嗎?”訓罷,便用保險刀輕輕刮去污跡,又用細綢子慢慢抹凈。看見慈祥的外公大發脾氣,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畫梅,有什么稀罕呢?”
①看到慈祥的外祖父大發脾氣,你是不是與鶯兒一樣覺得又害怕又奇怪?為什么?
②文字是有靈性的。你們仔細讀讀,細細品品,這一字字,一句句,一個個標點,不都在向你訴說著一段感人的情懷嗎?你聽到它在訴說著什么嗎?從祖父的動作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從祖父的話語中,你又體會到什么?你可以抓住一個詞,一個句,一處標點來談你的獨特感受。
圈圈描寫外祖父動作的詞,如“輕輕刮去”“細綢子慢慢抹凈”等,朗讀體會外祖父的愛梅之情。感覺像是小心翼翼地呵護一個嬰兒。
讀讀外祖父訓斥我的話,引導學生理解外祖父他為什么不直接說:“不要弄臟梅花。”而說:“清白的梅花玷污不得。”而且還用上了反問的語氣訓斥呢?(強調梅花高潔、清白的秉性)
換位體驗:你就是外祖父,請你沖著鶯兒她媽大發脾氣吧!(引導學生“拉下臉來”訓斥“我媽”,感受外祖父愛梅花勝過愛“我”之情。)
學生朗讀體會。
過渡:是呀,不就是一枝畫梅嗎,有什么稀罕的呢?犯得著這么生氣嗎?你們說呢?引讀13段。
⒋緊扣三個“!”,體悟“贊梅”之意。
⑴品讀第13段:
①面對這么小的一個孩子的無意過錯,一頓訓斥,讓我們感受到外祖父對梅花的珍愛。還有哪段話也寫出外祖父對梅花情有獨衷?(相機引出第13段)
②細細品讀第12、13段,看梅花有什么希罕的?
③你能聯系生活和課外閱讀來談談梅花的希罕嗎?
④在外祖父的心中,這梅花是怎樣的一種花呀?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開花。她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她是最有品格、最有靈魂、最有骨氣的!”
你發現這句話中哪幾個詞用得多?(愈……愈……愈……愈……,最……最……最……)
梅花具有怎樣的品格,用外祖父的話來回答,“她是最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呢?你能用好詞、佳句、詩文來贊美梅花的品格、靈魂、骨氣嗎?[
[拓寬語文學習的空間,架起課堂與課外的橋梁,引導學生把平時的積累靈活地用到具體的語境中,達到學習致用的目的。]
這里的一個感嘆號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學到這里,你對“梅花魂”的“魂”字有何理解?(贊揚梅花不屈不撓的精神)
朗讀體會,讀出贊美、感嘆的語氣
⑤在外祖父心中,這梅花還僅僅是梅花嗎?你又從哪兒感受到?
◆“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物,他們不管歷經多少磨難,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他們就像這梅花一樣。一個中國人,無論在怎樣的境遇里,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朗讀,這里的一個感嘆號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并相機理解“秉性”。
讀著讀著,你的眼前是不是出現了一個個梅花一樣有氣節的中國人?(岳飛、戚繼光、江姐……)你能不能用簡潔的文字來介紹一個有氣節的中國人?
學到這里,你對梅花魂的“魂”字有何新的理解?
(外祖父把梅花看作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萬萬華夏子孫的“魂”。)
⑥外祖父囑咐蔦兒好好保存墨梅圖,用意何在?
◆“是啊,蔦兒,你要好好保存!”
反復讀,這里的破折號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讀到這里,你對“魂”字又有什么新的理解?
(寄托著外祖父對下一輩發揚梅花精神的殷切期望。)
⑦引發思辨:既然外祖父對墨梅圖那么喜愛,為什么還要贈給蔦兒帶回祖國去呢?你能從中悟出“魂”的真正含義嗎?
(表達了外祖父的一片愛國之心、赤子之情。)
[在教學“離別贈圖”時,以三個感嘆號為抓手,采用“自學思考──小組討論──大組交流”的方法,緊扣“魂”字,層層推進,啟迪學生感悟“魂”的深刻含義。]
⑵朗讀體會:
正因為看似平常的梅花,卻融注了無數氣節人物的英魂,漫漫幾千年的中華史,有氣節的人物怎能說得清,道得完呢?讓我們飽含深情再讀這兩段吧。
(生誦讀第12、13自然段,升華情感。)
三、品味“三哭”,感悟“愛國心”
過渡: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出了許多像梅花一樣有氣節的人,正因為這樣,我國把梅花訂為國花。愛梅花勝過一切!愛梅花就是愛祖國!愛梅花如命,卻要把最珍愛的墨梅圖送給“我”,多么古怪的外祖父呀!年幼的鶯兒無法理解他的話,也無法理解他的舉動。實際上,在鶯兒的心中,外祖父還有一些讓她無法理解的行為呢!你們發現了嗎?請大家再默讀課文,看看外祖父的還有哪些怪舉動?
⒈教念古詩,悲傷落淚。
⑴讀第二段,談談自己對這些唐詩宋詞的理解。
⑵字字鄉思,句句鄉愁,怎能不撥動外祖父的那份思鄉的情弦呢!外祖父說“鶯兒,你還小呢,不懂!”在外祖父眼里年幼的鶯兒到底不懂什么呢?(不能理解外祖父強烈的思鄉之情;不能切身感受到一個身在異鄉、遠離故土的海外赤子的眷戀祖國的心情。)[
⑶你們懂外祖父的心思嗎?請你告訴年幼的鶯兒為什么外祖父為什么常常教我讀唐詩宋詞,還經常落淚吧!
(教“我”讀唐詩宋詞的目的是讓“我”從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因為,朗讀宋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滲透著民族精神。借這些詩句寄托著自己對祖國的思念之情。)
⑷朗讀體會。
⒉無法回國,失聲痛哭。
⑴師朗讀第4——11自然段,學生閉上眼睛想象:你看見了什么?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⑵學生交流。(在我眼前出現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竟不顧自己的形象在自己的外孫女面前“嗚嗚嗚”地哭著,他哭得是那樣傷心。)
⑶交流理解:如果你是鶯兒,你看到這情景,心里又會想些什么呢?你理解外祖父的哭嗎?
⑷是呀,看到自己的兒孫要回到日夜思念的家鄉,可是因為自己年紀太大,無法和他們一起回到家鄉,無法實現自己心中由來已久的心愿。那是怎樣一種痛呀!讀出那份痛楚吧!
⑸朗讀體會感情。
⒊送別親人,思歸難歸。
⑴自由朗讀第14—15段。
⑵讀著讀著,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一位滿頭銀發的老華僑望著遠去的親人,想到自己再也無法回到祖國,抑制不住心中的悲傷,愁苦使他愈加的衰老。)
⑶品悟“血”色梅花。
①外祖父把他最珍愛的墨梅圖送給“我”。臨別時還送給“我”繡著血色梅花的手絹。同學們。你們見過的梅花是什么顏色的?(臘梅有黃色的,粉紅色的,雪白的。)
②過渡小結:載著無盡的思念,船兒越飄越遠,同學們,此時此刻,我們仿佛聽到了這位華僑老人發自內心的深切呼喚:"母親,我要回來!我要回來!我要回來……"(錄音播放,聲音低沉,蒼涼,動情)我想,此刻,不僅是我,還有你,還有他,我們所有人的心都被一種真情深深地震撼著,同學們,震撼我們的究竟是什么呢?(板書:愛國心)
③(多媒體播放《我的中國心》)“血”色梅花赤子心嗎!面對這樣一位身居異鄉的老人,我們的心中能不對他產生敬意嗎?讓我們再一次感情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個自然段。(學生一齊誦讀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④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有什么聯系?你體會到了什么?
[開頭和結尾緊密聯系。開頭講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結尾又從梅花想到外祖父的愛國心。前后呼應,首尾連貫,對比朗讀,更加突出了身在異國的華僑老人思念祖國的思想感情。]
四、即時拓展,加深體驗
⒈外祖父終究沒有回到讓他魂牽夢縈的故土,但他那顆眷戀祖國的心卻隨著“墨梅圖”和“血色梅花手絹”回到了家鄉。面對著這幅墨梅圖和梅花手絹,你最想在上面題上一句什么話?
⒉同學們,當鶯兒回國后,孤獨的老人會做些什么來寄托思鄉之情呢?請展開想象,以“我仿佛看到外祖父……”為開頭寫一段話。[
⒊“故鄉、祖國”讓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擁有無盡的相思與眷戀,幾千年來,多少文人墨客吟誦出了無數“思鄉愛國”的詩篇,你會吟誦嗎?
(在《梅花三弄》的樂曲中)學生吟誦熟知的有關詩篇。適時引導學生朗誦課后的“閱讀鏈接”《故鄉》和余光中的《鄉愁》。引導學生想象意境,感受游子思戀祖國和故鄉的情懷。
[在《梅花魂》的教學后,讓學生閱讀《故鄉》,欣賞《鄉愁》,引領學生閱讀現代和古代詩人所作的幾首詩歌,一方面升華了學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使學生們了解到了更多有關于思鄉之情,離別之情的詩歌,使他們對這種感情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
五、總結談話,升華情感
⒈梅花,我們的國花。她,是我們民族的氣節,民族的驕傲,民族的象征!悠悠華夏史,梅花精神傳!“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無論歷經多少磨難,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只要心中有“梅花”,就會添一份信念,添一縷幽香!
⒉摘錄課文中讓你感動的語句,并背誦。
[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品味語言。實現人文與工具的有機融合。]
板書設計:
梅花魂
(民族魂)
黯然分外失聲
淚下愛惜痛哭
愛國心
臨別含淚
送圖遞絹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幽芳、漂泊、唯獨、頓時、稀罕、離別、大抵、精神、品格、靈魂、骨氣、民族、氣節、磨難、欺凌、境遇、畢竟、梳理、衰老、珍藏、華僑、能書善畫、風欺雪壓、頂天立地、低頭折節、淚眼蒙眬、”等詞語。讀讀記記“頗負盛名、玷污、秉性、涼颼颼、眷戀”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思念祖國的思想感情,并揣摩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4.摘錄讓自己感動的詞句。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達方式。繼續開展“濃濃鄉情”的活動。
教學難點:
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義。理解外祖父對梅花品格的闡述。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