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9 20:22:50 下載試卷 標簽:藝術 經驗交流 高中生活 診斷活動 高分經驗
教學目的
感受絲路的美麗風光,培養熱愛祖國的情感;感受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樹立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過程:
這節課,我們接著來學習
(三)絲綢之路的交流作用
1、敦煌的藝術來自于東西方的交流,來自于東西方的使者們的間接創造。正是由于這些使者們的往來,使得絲綢之路異常的活躍,異常的繁榮。那么,絲綢之路的開辟在古代有什么重大意義呢?請同學們自學課文,找出一句話來概括絲綢之路的重大作用,并找出史實來印證這句話。
找到了嗎?一起大聲告訴我,好嗎?(絲綢之路溝通了歐亞兩塊大陸,在古代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史上發揮了巨大作用。)
同學們能不能結合書本和你已有的知識,舉出實例來印證這句話呢?(可作適當補充)(幻燈)
總結:絲綢之路的開辟豐富了東西方人們的經濟生活,文化生活,增強了東西方人民的友誼。所以說,絲綢之路不是一條商道,而是一條友誼之道。
(四)絲綢之路的補充
事實上,“絲綢之路”并不是只有這一條,廣義上的絲綢之路是指當時對中國與西方所有來往通道的統稱。除了張騫開通的官方通道“西北綠洲絲綢之路”外,你們還知道其他的絲綢之路嗎?(學生回答)
總結:中國的絲綢之路早在公元前就已經分為海陸兩路了,此外,還有長城以北充滿血腥和暴力的“北方草原絲綢之路”,因為這條絲綢之路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各個民族、部落紛紛想爭奪控制權,因此充滿了血腥和暴力。四川云南山道崎嶇的“西南絲綢之路”和風平浪靜的“海上絲綢之路”由于主要以絲綢和香料貿易為主,又稱“海上香絲之路”
千余年過去了,由于航海技術的發展人們逐漸喜歡上了更為方便的海上運輸,于是曾經輝煌的絲綢之路漸漸被人們放棄,敦煌也同樣衰弱了,逐漸被人們所遺忘。但是隨著全球化發展的需要,一條新興的絲綢之路重新展現在了我們的眼前,那就是亞歐大陸橋。(幻燈:亞歐大陸橋的簡介,線路圖)
亞歐大陸橋的簡介:新亞歐大陸橋東起江蘇連云港、山東日照等沿海港口城市,西至荷蘭鹿特丹、比利時安特衛普等歐洲口岸,是橫跨亞歐兩大洲,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實現海──陸──海統一運輸的洲際鐵路,經過了三十多個國家。新亞歐大陸橋的貫通,代替了昔日緩緩西行在茫茫戈壁上的駱駝隊,被稱為當代的新絲綢之路。
2、那么,亞歐大陸橋與昔日的絲綢之路相比較有什么優勢呢?在今天有著什么重要作用呢?(小組活動)
(1).經過的國家更多,到的地方更遠;
(2).交通工具:駱駝,馬──洲際鐵路,火車;
(3).節省時間,節省運費。(大陸橋橫穿大陸,比繞道海路近得多,一般比傳統的海運路線縮短一半左右。由于大陸橋運距較近,且能使用鐵路集裝箱專用直達到車,中間環節少,運行速度快,從而節省了大量的途中運輸時間。)
3.東西方溝通:間接──直接。(新亞歐大陸橋區域經濟發展具有明顯的互補性:一方面,對于日本和西歐等發達國家來說,這一區域是一個人口眾多、資源豐富的巨大市場,是它們輸出資金、技術和管理的理想之地;對中國、中亞和東歐國家來說,通過沿橋開放,可以更好地吸收國際資本、技術和管理經驗,加快經濟振興。另一方面,亞太地區經濟的迅速增長,越來越需要開拓歐洲市場,而歐盟為謀求發展也需要到亞太地區尋求貿易伙伴,選擇投資對象,亞太與歐洲的雙向輻射越來越明顯。)
所以,大陸橋運輸越來越受到國際的廣泛重視。總結:亞歐大陸橋雖然不是一座真正的橋,但卻是起著橋梁的溝通作用。許多專家學者斷言,新亞歐大陸橋的誕生,預示著世界經濟在江河經濟、海岸經濟的基礎上,將逐步進入一個新的經濟時代--陸橋經濟時代。
課后探究:談談你今天的最大收獲?
總結:張騫出使西域后開通的絲綢之路可以講是古代中西方交流的代名詞,促進了東西方各國的發展。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國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融入到世界經濟發展的大潮中,相信中國的未來會更加輝煌,更加燦爛。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