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8 23:12:20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教案 語文
本節課陳老師能緊扣本課中心問題:“狐貍是怎樣一步一步地將烏鴉嘴里的肉騙到手?”展開教學。先是借助“學習小助手”(多媒體展示:1、請你輕聲讀4—8自然段,想一想,狐貍對烏鴉說了幾次話?2、狐貍每次是怎么說的?烏鴉聽了怎么做?你能用“_____”劃出來嗎?)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學課文,讓學生讀讀課文、劃出句子、讀讀句子,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同時,陳老師在學生自學中也給予適時點撥、引導,充分展現教師的主導作用。接著陳老師再次利用多媒體出示表格(略),讓學生和老師合作將表格填完整;師生互動填寫表格中,陳老師注重通過設疑啟發、引導學生獨立完成表格,再讓學生讀讀狐貍對烏鴉說的話,并讓學生互評及教師范讀,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在此基礎上,陳老師還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讓學生結合故事情節展開合理想像,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緊接著,陳老師讓學生進行分角色表演讀,為求表演得逼真、形象、生動,陳老師課前還精心制作了頭飾及相關的道具,讓學生上臺表演;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學生的表演欲望,直觀、生動地再現出課文中狐貍是怎樣一步一步地將、烏鴉嘴里的肉騙到手的情境。最后,陳老師順勢地導出“你想對烏鴉和狐貍說些什么?”這一問題,引導學生歸納出此寓言故事所要闡述的道理;但因時間關系,并未能順利地讓學生暢所欲言,導出道理。
縱觀本節課,陳老師在課前準備工作確確實實是下了番苦功,精心的教學設計、精美的道具、漂亮的課件等無不體現出陳老師對此節課的用心準備。尤其是所制作的課件,雖是用POWERPOINT制作的,但非常精明,能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充分體現出本節課的重、難點;通過多媒體技術手段與語文課堂教學的整合,一步一步地引導、啟發學生解讀課文、展開想像,聲、像、情并茂,有機地融為一體,使本堂課變得直觀生動、富有趣味,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但陳老師對于課件的操作卻顯得有些不熟練,影響到教學時間,導致沒能順利完成預定的教學內容,顯得有些可惜。
總體感覺陳老師所上的這堂課還是比較成功的,能夠體現新課程理念;但我個人設想
(1):若是將表格事先分發給每個小組,然后將師生合作共同完成表格的這一環節與讓學生按“學習小助手”環節融合一起,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獨立完成表格;隨后進行全班各小組交流匯報,在交流匯報過程中,讓學生讀(感覺陳老師讓學生讀的時間較少,同時學生的讀可以多樣化:比如說,個人讀、小組讀、男、女生分讀、同桌互讀、分角色讀、表演讀、全班讀……),讓學生評,教師范讀(指導學生進行有感情地讀),讓學生在讀中思、讀中悟、讀中解、讀中樂。這樣一來可將學生與教師合作共同完成表格的時間剩下來,從而騰出更多時間放到最后一環節,讓學生說說自己想對烏鴉與狐貍說些什么話,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設想(2):若是將師生互動合作完成表格填寫這環節去掉,改由讓學生直接按“學習小助手”完成課文自學,教師給予適當點撥、引導。(讀讀課文、劃出句子、讀讀句子、展開想像、指導朗讀、學生表演),在整堂課中應重點放在讓學生讀,讓學生在讀中思、讀中悟、讀中解、讀中樂,避免過多繁鎖地師生問答。
設想(3):對于課外作業的布置,我個人認為可以布置讓學生大膽想像,改編故事,對教材內容進行課外延伸、拓展。(設想故事主要內容:在烏鴉吸取第一次上當受騙的教訓后;第二次,狐貍又想再次騙取烏鴉口中的肉能否成功?想想他們是各是怎么說,怎么做的?結果又是怎樣?)
以上僅是我個人聽后的些許想法與設想,若有不妥之處,敬請各位同行批評、指正!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