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8 16:07:26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教案 語文
今天聽了省優質電教錄象課《只有一個地球》,錄象的效果不是很好,我跑到最前面,學生的話還是聽不大清楚,老師的話基本能聽清。聽了一半,突然有美麗的紗衣,易碎的課堂的感覺。
這堂課學生人手一機,遨游網絡,卻也其樂無窮。教師精心設計的網頁上有“地球知識窗”、“美麗的地球”、“環境的破壞”、“太空的奧秘”、“理解與運用”、“課外拓展”等版塊,還有有關的超文本鏈接。圖片、文字資料、影片、練習、論壇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這樣的設計確實是從學生的角度考慮的,對教材內容進行了大量的補充,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學生有5次集中利用網絡學習的機會。
一是課前預習時,學生登陸教師主頁自主閱讀,自學基礎字詞,提出問題,給老師發電子郵件。教師通過電子郵件了解學生預習情況,這種預習方式便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情況,以學定教。
二是老師歸納學生課前提出的三個問題——“為什么說地球可愛?”“為什么說地球容易破碎?”“為什么說地球被破壞后我們別無去處?”學生讀書,思考,交流后,讓學生上網查閱有關資料,進一步理解課文,然后就最感興趣的部分和學習小組的伙伴交流。
學生在讀書、思考,對文本有了一定的感受之后,通過查閱有關的音像、文字資料,確實開闊了視野,拓展了學習內容,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給了學生較多的自主選擇權利,時機安排比較恰當。
三是反饋交流。總結課文之后,讓學生戴上耳機,自選音樂,讀最感興趣的部分。這是學生在充分理解課文之后的賞讀,老師準備了一些音樂供學生選擇配樂,學生選擇音樂的過程實際就是對課文的深度加工、理解過程。語言和音樂是相通的,能夠選擇恰當的音樂,說明文章的語言學生已經內化了,吸收了。
四是讀完書后進行網上承諾卡活動,盡情書寫環保心聲。鍵盤的敲擊聲抒發著孩子們保護地球的心聲。
最后一次是課后參加綠網環境論壇的討論活動,把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
總的說來,教師努力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為學生獲取、分析、加工與運用信息能力創造理想的教學環境,體現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注意把握課堂的性質,網絡環境下的語文學習,不是純粹的網絡學習,強調整合,注意了讀、說、議、寫的語文實踐活動,語文課的味還是比較濃的。
為什么說是易碎的課堂呢?這節課雖然披上了網絡學習這層美麗而現代的紗衣,感覺語文學科豐富的內涵和情感因素被沖淡了,學生語言和思維的發展并不充分。學生是在網絡環境下配合老師完成教學任務。學生的學習、發言不是在常態下進行的,很不自然,發言時滔滔不絕,但是像在背稿子,而不是臨場的發揮。這樣的學習學生失去了孩子固有的純真、自然。這樣的課堂披上再美麗的紗衣又怎樣呢?學生始終沒有進入課文的情境中去,沒有強烈意識到地球的可愛和保護地球的迫切。想到南寧觀摩會上的那節《只有一個地球》那節課,孩子們泣不成聲的情景,與這節課孩子們不應該有的理性成了鮮明的對比。網絡環境下的語文課堂,如果喪失或沖淡語文學習的根本,是易碎的。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