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8 15:12:06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閱讀 教案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明確強調各門學科要結合自身特點,對學生滲透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等諸多方面的教育。怎樣落實課程改革精神,體現語文學科人文特點,下面例舉數例談談。
一、創設和諧、自由的人文環境,關注課堂師生生活。
師:《陳增巧破巫術》這篇課文寫了幾個人物?
生:(問題簡單,齊聲回答)縣尉陳增,巫師李恒, 陳增的妻子張氏。
師: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誰?
生1:是陳增,因為他聰明能干,破巫術的過程表現出了過人的智慧。
生2:是李恒,因為此人狡詐,騙人騙財手段有一招……
。ㄕn堂氣氛活躍,忽然一位女學生起立)
生3:我認為是張氏。(課堂平靜下來,師生感到驚訝)
師:(態度溫和地)你能說說理由嗎?
生3:(聲音很輕)我感到她有點可憐,她被巫師嚇壞了。(同學們大笑)
師:(眼神一亮)其他同學能幫助這位同學思考一下理由嗎?(耐心等待,數分種后)
生4:我也感到張氏可憐,她被李恒完完全全地欺騙了。
生5:我倒覺得張氏的可憐真正原因是沒有知識。
師:這位同學想的真深刻,在封建時代,不是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俗話么?生6:我想到了學習知識的重要。
生7:科學知識更重要,不然會被人騙。
生8:我還想到了沒有科學知識就會落后,落后就會挨打的道理。
(課堂又一次活躍起來,同學爭著發言)
創設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是德育滲透的基礎。它的體現不局限在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還表現在課堂營造一種和諧、合作、自由暢所欲言的人文心理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思維及生命的光芒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充分表現。
課堂教學過程同時是道德生活的過程。教師、學生的外顯行為、語言情感都涉及師生道德體現與人格體驗。例如,本教例中教師表現出了良好的教學儀態,循循善誘、尊重學生的教學態度;學生表現出了傾聽、尊重、關愛、自主自信等。
二、滲透和諧寓于語言文字的教學訓練之中。
生:(自由輕聲通讀課文。)
師:“悲壯的一幕”中的“悲壯”是什么意思?
生1:字典中解釋指情節悲哀而壯烈。
師:那么,你覺得文中哪些詞與句最能體現“悲壯”這詞?誰來找一找,讀一讀,說一說?
生:(自由讀后多人發言,內容略)
師:常言道“男兒有淚不輕彈”,然而課文中有這么兩句話:“堅強的科馬洛夫落淚了”,“科馬洛夫又一次落淚了”。“落淚了”還能說這一幕“悲壯”嗎,還能把科馬洛夫稱作是英雄?
。◣熒鷮υ挘懻摻涣,內容略)
師:你能結合圖片提供的情景,用上“悲壯”這個詞語寫一段話嗎?(映示軍民抗洪及抗擊“非典”的系列圖片)
文章中的思想情感等人文內涵,總是蘊涵在詞語、句子中,閱讀教學要善于捕捉詞、句,在品讀、感悟、應用中實施德育的滲透。教例通過文中一詞、兩句話的個性化閱讀與理解,結合說與寫的訓練,學生潛移默化地洗禮了科馬洛夫把科研成果看得重于生命的崇高精神,潤物無聲般感受了人間親情、獻身科學、公民素養等的感染與熏陶。
三、教學過程與方法多角度增強德育滲透效果
生1:我們要牢記歷史教訓,不能再讓“這樣”的悲劇發生。
生2:現在,仍有人在吸“煙”,多么不應該。
師:對!一百多年過去了,現在仍有人在制毒、販毒、吸毒。請看圖片(逐一映示禁毒宣傳圖片)
師:看了圖片,你還想說些什么?
生3:造毒者害人也害己,請不要再制造悲劇了!
師:毒品如洪水猛獸,摧殘著人的身體,腐蝕著人的精神……我建議同學從網上或其他地方收集一些資料,搞一次禁毒宣傳主題中隊會,到時,我再做你們的特邀佳賓!歡迎嗎?
以上片段中,感受到教者強烈的德育滲透意識,善于研究滲透藝術,突出教材中的顯性教育因素,挖掘隱性教育因素,補充相關教育因素,通過渲染、陶冶、對比、聯系實際、行為實踐等多種方法,增強德育滲透效果。這里憑借語言材料,設計課外語文綜合性學習,讓學生投身道德行為實踐與體驗,這樣的教學貼進社會實際,貼進學生的生活、貼進青少年思想道德成長的需要。
四、追求課堂教學與課外生活的結合與同一。
師:小朋友,通過老師讀課文,剛才了解了陳毅元帥的一些事跡,你有什么想法?
生1:陳毅是個英雄,真了不起!
生2:覺得元帥是個特忙的人,他有那么多事情要做。
師:說得真好,老師覺得小朋友也很了不起,會一邊聽一邊想了。下面讀一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能做到嗎?(生自由讀)
師:讀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1:陳毅幫媽媽洗衣服。
生2:陳毅對媽媽很關心。
師:你能講得更明白一些嗎?“很關心”表現在哪?
生3:他陪媽媽聊天……
生4:(插嘴)還細心地詢問媽媽的病情。
師:噢,我明白了,現在,你們覺得陳毅是個怎樣的人?
生5:他那么忙,官那么大,還那么關心媽媽,做這么多細小的事情。
生6:我覺得陳毅更了不起了。
師:小朋友,想不想做陳毅元帥這般了不起的人物,能否也從一些關心長輩的細小事做起?
生7:能,我幫爺爺、奶奶捶背。
生8:我爸媽上班忙,我自己做飯,做家務。(眾學生交流)
師:小朋友們懂得孝敬長輩了,但做事貴在堅持,大家討論一下,如何做才能堅持得更好。(討論做法,制訂方案)
“無論在道德上還是智慧上,學生都是建構性學習者。”知情意行的同一是德育的規律,偏重說教,記住道理是不可取的,學習《陳毅探母》,應教育學生養成孝敬長輩,珍愛親情的人文素養。課外,無妨要求學生在家庭做些“洗衣服”“談家常”的小事情,并“吾日三省吾身”養成習慣,把課堂中習得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與平常的行為習慣要求同步發展。發揚美德,要鼓勵學生在平日的生活中嚴格自我要求,用道理來引領自己的行為,生成自我的道德品質。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