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7 15:00:47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歷史 思維拓展 閱讀
語文公開課上成常態課;語文課應該是簡單的、扎實的、樸實的;語文首先是姓“語”。以上觀點都是對當前新課程下的語文課的很實在的思索。今天我聽了董老師執教的《三顧茅廬》很好地體現了以上的觀點,是一堂具有濃濃語文味的語文課。
一、緊扣“求賢若渴”,自讀自悟
整堂課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盡可能地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引導閱讀,各個環節都是以人為本的,教學結構緊湊、扎實、有效。學生圍繞劉備“求賢若渴”這一中心,自由找重點句,抓重點詞自讀自悟,層層深入。看似自由,其實在課堂中卻能多次看到教師精彩的引領作用,如在學習劉備三顧茅廬時的動作語言,讓學生感悟他的求賢若渴。學生在自讀感悟了3句句子后,教師適時地穿插了有關歷史資料說明“等候的時間長”,最后教師又通過師生合作反復朗讀的方式,突出劉備的“恭恭敬敬”。整堂課師生的合作很常態,語文味十足。
二、走進人物內心,指導朗讀。]
學習課文時,教師抓住文中的關鍵詞“誠心誠意”,通過學生自讀課文、指導讀課文、齊讀、男女聲讀、師生分角色讀等多種讀法,讓學生從讀中理解課文中的劉備“誠心誠意”是真的。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對文中重點詞語的體會,從而走進文中人物的內心,感受他們當時的想法,指導學生朗讀,祈禱了很好的效果,劉備的大聲斥責,張飛的鹵莽,學生通過繪聲繪色的朗讀表現得惟妙惟肖。指導朗讀時,教師著力于學生積極性的調動,引導學生人人參與學習,注重思維訓練能力的培養。整堂課書聲朗朗,而且朗讀很有層次。
三、注重課程資源整合,具有大語文觀。
本課中緊緊圍繞劉備的求賢若渴、禮賢下士,教師不時插入有關劉備和諸葛亮身份的資料,以及劉備等候諸葛亮時間的內容更有助于對文本的理解。在課的最后又觀看了劉備和諸葛亮相見的場面,更深地感受到諸葛亮正是被劉備的求賢若渴精神所感動才出山輔佐劉備。教師還通過小建議的形式引導學生收集《三國演義》中有關尊重人才的故事。整堂課形成了課前引導——課中指導——課后延伸”的整體探究教學模式,注重課程資源的整合,突出了以課本為憑借,課內打基礎、課外求發展的現代教學理論,教師具有大語文的閱讀教學觀。[
四、研討之處:
劉備在三顧茅廬中有一個不可缺少的人物——張飛,張飛的鹵莽更突出劉備的誠心。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引導學生對文本所蘊涵的人文思想的感悟,還應引導學生對寫作方法的理解,這就是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的體現。還有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劉備恭恭敬敬等候的時間之久時,拓展了一個資料,這對文本的理解很有好處,但所呈現的資料的古文,教師應引導學生理解一些表示時間的關鍵詞,如半晌、時辰等,這樣的拓展才更有效果。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