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5 16:32:53 下載試卷 標簽:學習方法 教師 歷史 分子 閱讀
教學目標〗
1.知道是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
2.知道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3.了解老一輩共產黨人的英雄事跡。
〖教科書分析〗
參見第144~145頁。
〖教學準備〗
1.教師在教學前必須對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以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組織的建立、中國共產黨的建立等歷史事實比較清楚。可以在教科書呈現內容的基礎上準備些更為翔實的歷史資料作為教學的補充。
2.歌曲錄音:《國際歌》。
3.教學掛圖:《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組織分布圖》。
〖教學活動及過程〗
1.導入。“中國的仁人志士經過半個世紀的不懈追求和探索,尋找一條民族振興救國救民之路,終于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推翻了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建立了中華民國。可是不久,孫中山先生領導取得的革命成果就被袁世凱篡奪,在帝國主義的挑唆和支持下,中國陷入了軍閥混戰的泥潭。中國的廣闊大地上,帝國主義的侵略和軍閥混戰,使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中國向何處去?就在這個時候,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學生可能不了解十月革命,教師可以做簡單介紹:“由列寧領導的、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布爾什維克黨,在1917年10月,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
2.閱讀與講授。請學生閱讀教科書第69頁的資料。教師講授:“俄國十月革命以后,中國一批具有初步的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以極大的熱情開始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和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經驗,出現了陳獨秀創辦的《新青年》雜志、李大釗主辦的《每周評論》、毛澤東主辦的《湘江評論》等。李大釗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傳播馬克思主義。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還在各地建立了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團體,李大釗在北京大學組織了中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會’,陳獨秀在上海成立了‘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毛澤東、何叔衡等在湖南長沙發起成立了‘俄羅斯研究會’,周恩來等人在天津組織了‘覺悟社’,這些團體的宣傳活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深入傳播。在這期間,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了規模空前的五四運動。高舉反帝反封建大旗的五四愛國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進一步傳播。各地的早期共產主義組織深入到工人群眾之中,創辦供工人閱讀的刊物、開辦工人夜校、幫助工人組織工會,這樣就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結合起來,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準備了條件。”[
3.播放《國際歌》。
4.閱讀與講授。請學生閱讀和欣賞教科書第68頁的課文和圖片。教師講述,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之下,在五四運動的基礎上,發生了中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件事:中國共產黨成立了。當時,在中國成立共產主義政黨被軍閥統治者宣布是非法的,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一定要殘酷鎮壓。所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是秘密舉行的。教師用下列問題引導學生討論,讓他們了解答案。
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12名代表是誰?(12名代表是:毛澤東、何叔衡、李漢俊、李達、董必武、陳潭秋、王燼美、鄧恩銘、張國燾、劉仁靜、陳公博、周佛海等。)
他們12個人代表著多少黨員?(代表著當時全國50多名黨員。)
這次大會做了什么事?(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綱領,確定了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在中國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
中國共產黨黨旗上的鐮刀和錘子象征著什么?(象征著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表示中國共產黨是工農聯盟。)
5.閱讀與討論。請學生閱讀教科書第69頁的課文“毛澤東的抱負”和樂樂的體會,討論“毛澤東從青年時期就立下了宏偉的志向,你從偉人的胸懷中感受到了什么”這一問題,然后向全班談自己的體會。
6.教師總結:“從12名代表、50多名黨員,發展到今天強大的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歷了無數的艱難曲折和流血犧牲。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從中國共產黨成立開始,中國革命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給教師的建議〗
1.教師可以穿插“一大”召開過程中發生的故事,如為什么有兩個會址、南湖在哪里等,以幫助學生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
2.對早期中國共產黨英勇事跡的介紹要力求具體,使學生產生崇敬革命先輩、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情感,樹立奮發圖強的愛國志向。
〖家庭作業〗
預習下一課題的內容,搜集并閱讀有關的資料。
〖評價建議〗
關注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意識的確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