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0 18:11:26 下載試卷 標簽:
今天教學《鷸蚌相爭》,當我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說說假如你就是那只鷸或者是那只蚌,你會怎么辦時,我從學生口中獲得三句精彩而經典的語言。學生個性化的理解讓我驚喜,同時也帶給我在為人處世方面的一些思考。
這三句話是這樣的:
之一:握手言和,和平共處。
之二:車到山前必有路。
之三:退一步海闊天空。
觀點之一是大部分學生認同的。真所謂英雄所見略同。相持下去,對誰都沒有什么好處,那么,為了共同的利益著想,老兄,我們還是握手言和,和平共處吧,你也不要來啄我的肉,我也不會來夾你的嘴。雙方都做出適當的讓步,誰也不虧誰。這無疑是明智的選擇。因為大家都清楚,你給他一陣“颶風”,
他還你一排“冰雹”;硝煙就會此起彼伏,
戰爭就會沒完沒了。這樣的相爭換來的必定是聲聲悲號。所以和平和睦和氣,化干戈為玉帛,這是上上策。
提出觀點之二的是班級中的另類。他們的大腦中盤踞的是“車到山前必有路”的戰略思想。這樣的人往往是執著的,自信的。他們堅信,沒有過不了的坎,沒有邁不過的溝。不要給自己太多的選擇,一條路走到底,一條路走到黑,永不回頭。我想他們是絕不會贊同像水那樣遇到擋路的石塊善于迂回,善于繞道而行的策略的。他們對未來永遠是充滿自信的,不過有的時候這種自信顯得有點盲目而不切實際,就像此刻,鷸和蚌面臨兩敗俱傷的境地,卻還要對壘相持,等待著車到山前而出現轉機。結果等來的卻是漁翁不費吹灰之力將他們一齊捉住。可悲可嘆!
持第三種觀點的是胸襟開闊者,是大智慧者。能做出如此選擇的人并不是很多,因為大家都想得太多。常言道:先小人后君子。萬一我先做出退讓,對方還是窮追猛打,那我不是虧大了嗎?所以,先做出退讓是需要勇氣需要胸襟的。能首先退一步的人,是值得佩服的。人生,若能積極前進,固然很好,但是能夠懂得回頭的道理卻顯得更為重要。如此不肯退讓一步,結局不得而知。如果事事能忍讓三分,能夠轉念“你有理,我有過失”,在前進時采取后退的姿勢,以謙讓方式向前,也許就更加完美了。若如此,世界一定更為寬廣,待人處世也更加圓融了。俗語云:“退一步,海闊天空;進一步,粉身碎骨。”所以,低頭的人生,轉身的人生,回頭的人生,退讓的人生,都蘊含著無限微妙的道理。記得有這樣一句歌詞“往前一步是黃昏,退后一步是人生”,這實在是一句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話。有時退一步的真正目的是向前,而世間卻有不少人不懂得“退一步”的哲理。人與人相處,難免發生摩擦,若能開闊心胸,謙讓容忍,退后一步,將使緊張關系轉為和睦。退,常使人生道路變得海闊天空。退,不是懦弱,不是逃避,是為了給前進留出一方道路。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