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09 00:58:16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課件 學習方法 填報指導
教材說明:這是一篇人物故事。課文講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閣赴宴時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名篇《滕王閣序》,顯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與才氣橫溢。課文共分5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講了事情的緣起,點明了事情發生的地點。第二、三、四自然段講當時在場的客人對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應,王勃卻即興寫下了《滕王閣序》。第五自然段點明《滕王閣序》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
課文插圖與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相得益彰,有助于學生領悟佳句,另一張照片是今天滕王閣的美麗夜景,可借此激發學生對滕王閣的向往之情。
教學建議:
1、讀書指導。
(1)、可以先簡介一下“滕王閣”的資料,介紹一下王勃。講一下當時的背景。
(2)、初讀感知。導入新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然后播放課文配樂朗讀錄音。通過音樂的渲染,使學生感受當時的氣氛。
(3)、精讀感悟。
學習第二自然段,可通過: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答應“等詞句,來體會當場寫慶賀文章是件頗有難度的事,從而為理解后文王勃所表現的”文思如泉、筆走如飛“打下基礎,為激起學生對王勃的敬佩之情做鋪墊。
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是重點,教師要引導學生邊吟誦邊想象邊體會課文所表現的壯美秋景,激發學生對美好景觀的向往。主要引導學生在朗讀、賞景中感悟。借助插圖來激發學生展開想象,體會秋之寧靜、秋之壯美、秋之深遠。
在熟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啟發學生談談對“文思如泉”、“筆走如飛“、”“拍案叫絕”這些詞的理解。在一遍遍朗讀、一次次體會的基礎上,學生理解這些詞語是水到渠成。讓學生通過這些詞語感受少年王勃的才華橫溢、文思敏捷、才智過人。
2、積累內化
(1)、朗讀背誦。
(2)、復述練習
(3)、寫字指導
3、實踐活動。
9、少年王勃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三、四自然段。
2.學會10個生字,認識5個二類字和2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贛江“水天一色、霞鶩齊飛”之壯觀,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贛江“水天一色、霞鶩齊飛”之壯觀,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課前準備:課件、搜集滕王閣和少年王勃的資料。課前預習。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前面我們學習了朱德元帥和李廣將軍的故事。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少年時的故事。
板書課題,齊讀讀題。
2.你對滕王閣了解多少?
3.你對王勃有什么了解?
(讓學生說搜集的資料,教師補充介紹)
4.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他是如何寫《滕王閣序》的?
二、初讀感知。
1.自己借助拼音讀課文,做到字字讀準、句句讀通。
2.檢查預習。
課件出示生字詞。
(1)指名讀生字詞。糾正字音。
(2)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聽音、聽情。進行評價。
3.老師這兒還有文中的一些詞,你會讀嗎?
(課件出示:滕王閣序、整修一新、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筆走如飛、拍案叫絕、千古傳誦。)
(1)自讀。
(2)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4.把生字詞和這些詞帶入文章中,再去讀一讀。
5.(出示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1)自讀,看看在哪兒停頓好?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2)指讀。
三、理解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你覺得王勃是一個怎樣的人?
指名說。(學生肯定知道王勃是一個有才華的人,用一個詞來概括“才華橫溢”板書:才華橫溢)
學生也可能會說王勃聰明,也可能其他,教師可根據情況適當調整課堂教學。
2、下面我們來看一看王勃是如何的才華出眾?
(1)、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討論:少年王勃被邀請參加宴會,說明了他當時非常有,也具有一定的才氣。)
指導朗讀。
教師相機(出示掛圖)簡介滕王閣,相機理解“整修一新”。
(2)、當都督請人寫文章,眾人表現怎樣?
齊讀第二自然段。
(3)學習第三自然段。[
面對都督的要求,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答應,這時王勃在干什么呢?
A、指讀第3自然段,其他同學看多媒體畫圖。
B、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樣的美景?
C(出示)
1.一只野鴨正披著落日的余輝飛翔,燦爛的云霞在天邊飄蕩……
2.一只野鴨正披著落日的余輝緩緩地飛翔,燦爛的云霞在天邊輕輕地飄蕩……
A.自己讀讀句子,意思相同嗎?
B.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體會到什么?
C.有感情地讀第2句。
有感情地讀第3自然段。王勃只用一句話就把這美景寫了出來。
(4)自讀第4自然段。
齊讀詩句。
理解詩意。(聯系第3自然段的內容)。
詩寫得如此棒,如此美,我們有感情地齊讀這句詩句。
他為什么能寫這么好的詩句?
他邊走邊想,想些什么?(指名說)
師:是啊,他寫時才會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筆走如飛,一氣呵成,做做動作來理解這些詞的意思。
還從哪里可以看出王勃寫的詩好?請人表演都督的語言、動作。
我們也不禁為王勃的才華所折服,真是一位奇才!有感情地齊讀第4自然段。
3.教學第5自然段,齊讀第5自然段。
三、小結。
有感情地齊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是啊,王勃確實是一位才華橫溢的人,你從那里看出王勃的才華來?
再讀課文,邊讀邊畫,畫出具體的詞句來。
討論交流:指名說。
3、有感情地齊讀全文。
4、在王勃才華橫溢的背后,你覺得還有些什么呢?
(引導學生了解他平時會很好學,并且善于表現自己,學生說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決不強加教師的想法)
二、指導背誦三~四自然段。
1.(放多媒體)讀讀書,看看景色,把3~4自然段背下來。
2.自背,同座位互背。
3.指名背,齊背。
三、教學生字。
1、先自學生字,然后同桌互相記憶,看你記住了幾個。
2、你認為那幾個字容易出錯,指出來。討論交流
3.易錯字的字形。
“誦”:右邊是“甬”,不能寫成“角”。
“讀、篇”。
“突”:下面是“犬”,不能忘記寫一點。[
4.指導書寫。
“昌、景”:都含有“日”,寫得要扁一些,寬一些,不能寫成“日”,其他的生字學生自己說出每個字的關鍵筆畫。
5.生描紅,師巡視指導。
作業:搜集象王勃一樣的才敏捷、下筆成文的人。
《少年王勃》讓學生學什么?
讀完課文以后,我就在想,這一課讓學生學什么呢?如果只是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氣,可能不會在學生的心里留下多少印象。如果再拓展一下,可能會給學生一些記住的東西。如:少年王勃的背后,他為什么會文思敏捷,再聰明的人也要讀大量的讀書,也要刻苦的學習,善于積累詞語和觀察周圍的事物。因為這篇文章在時間的銜接上不是很緊密,值得學習的就是3、4自然。所以可適當拓展一下。再就是王勃的善于表現。即使他有才,但不敢表現,因為當時參加宴會的都是有才之人,所以如再拓展一些,教師可適當把握。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