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08 18:33:02 下載試卷 標簽:三年級 教案 語文
師:請同學們朗讀課文,邊讀邊想:你發現了什么?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可以在文章的寫作方法、人物的特點、詞語的運用等各個方面,發揮自己的感悟能力,領悟文章的妙處,然后小組討論交流。
(師板書:發現 學到 不理解寫作方法、人物的特點、詞語的運用、其它)
(學生自由讀書,自學,師桌間巡視。)
師:(提醒學生)請同學們先自己發現,再和小組同學交流。另外可以拿支筆做一做旁注。
師:(看到有的同學皺眉頭)你能感悟多少就說多少,能發現什么就交流什么,看誰思維最敏捷,與眾不同。
(學生個人發現、記錄,小組討論交流。)
師:(示意學生坐好)同學們小組交流的氣氛熱烈,我聽到不少同學的發言,覺得同學們都動腦筋了,都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我們來集體交流一下吧!
(生積極舉手,踴躍發言。)
生:讀了這篇課文,我發現這篇課文以對話的方式展開的。
師:(點頭贊許地)嗯!說得好!這就是本文最鮮明的寫作特點,被你發現了,不錯!
生:我發現這篇課文沒有多少優美詞句,但文章條理清楚。
生:我發現這篇課文開頭是總起式,結尾是自然式。
師:(質疑)開頭是總起式嗎?
生:(翻看作文知識本后,舉手)我說!我知道了,劉老師,開頭不是總起式,是交代式。
(其他學生點頭說:“對,是交代式。”)
生:我讀了課文,發現這個小孩很有眼光,有遠見,吳王目光短淺。
生:我不同意他的看法,大臣們有遠見,這個少年是聽大臣們說的,不能說這個小孩有遠見。
生:我來概括一下吧!大臣們雖然有遠見,但是理由沒有說服力,這小孩利用吳王好奇心讓吳王自己發現缺點,他用的辦法很好!
師:(點頭)這說明少年特別善于說服吳王。道理越辯越明,我發現同學們思維的機器開動起來了!
生:我發現吳王是個武斷、固執的人。
生:(不同意)我覺得吳王最終聽從了少年的話,能夠打消攻打楚國的念頭,說明了他并不是頑固的人。
生:(拿起語文書)我通過課文第二節發現這個少年很聰明,特別想讓吳王注意他,是個有心計的孩子。
生:我發現這篇文章中少年借物喻理,說服了吳王。
師:怎么說服的呢?
生:我認為黃雀是諸侯國,蟬是楚國,螳螂是吳國。
生:我來畫個圖,好嗎?
(學生在黑板上畫圖。)
師:(翹起大拇指)畫得真好!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發現。
生:我發現這個少年很有耐心,是個關心國家安危的人。
生:吳王是一國之君,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可是通過他對少年的言行,發現他有仁慈的一面。
師:同學們發現了很多,非常好!還有什么疑問嗎?
生:我不懂為什么吳王攻打楚國,其他諸侯國會乘虛而入?
生:為什么少年在王宮的花園里轉了三個早晨,而不當面告訴吳王這個故事?
生:文中吳王說:“誰敢來勸阻我,我就處死他!”少年為什么還敢于對吳王說這番話?
生:文中“露水沾濕了他的衣裳和鞋子”這句話能不能刪去?
師:剛才大家認真讀書,積極動腦,自己去發現,自己去學習,一定收獲很大。對于大家已經發現的知識老師就沒必要講了,下面我們一起來解決同學們提出的疑問,好嗎?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