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06 20:46:28 下載試卷 標簽:三年級 語文
一、整體感知,明確重點
師:我們繼續學習《再見了,親人》這篇優美的散文。(板書課題)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生: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志愿軍離開朝鮮回國時,在車站與朝鮮大娘、小金花、大嫂告別時的情景。(板書:大娘小金花大嫂)
師:是的,這篇文章記敘了志愿軍和朝鮮親人話別時的情景,有對朝鮮親人的勸慰,有對往事的回憶,還抒發了志愿軍對朝鮮親人無比熱愛、感激的強烈感情。文章是如何具體描述話別時的情景,志愿軍為什么稱朝鮮的大娘、小金花、大嫂為親人?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小黑板出示以上兩個問題)
二、教給學法,理清線索
師:我們先來學習第一段。聽老師朗讀課文。想一想:這部分課文具體回憶了大娘哪幾件往事?除此以外還寫了什么內容?(范讀)
生:這一段具體回憶了大娘兩件往事。(板書:回憶)
師:你是從什么詞語判斷出來的?
生:我從“記得”、“還記得”兩個詞語判斷出來的。
師:說得對。請同學們輕聲讀這兩件事,然后用自己的話概括說出每件事。(生讀)
生:第一件事是——(生照書讀出第一件事)
師:誰能按照“誰、干什么、結果怎樣”的順序用幾個字概括出來?
生:大娘送打糕昏倒路旁。(板書:送打糕昏倒路旁)
師:第二件事大家一定能說好了。
生:大娘救傷員失去孫孫。(板書:救傷員失去孫孫)
師:這兩件事里,哪些句子和詞語最能看出大娘愛志愿軍?為什么?請你找出來做上記號。(生讀、劃)
生:(講有關句子。略。)
生:我認為最能看出大娘愛志愿軍的詞語有:帶著、頂著、冒著、穿過、送到。這說明大娘是冒著生命危險給志愿軍送打糕的,他愛志愿軍勝過愛自己的生命。
生:還有“雪中送炭”也能說明。(板書:雪中送炭)
師:“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聯系上下文想想,“雪中”指的什么情景?“炭”指的什么?
生:“雪中送炭”的意思是在別人急需的時候給以物質上的幫助。在課文里“雪中”指的是志愿軍空著肚子跟敵人拼了三天三夜,“炭”指的是打糕。
師:現在請同學們按照老師的要求讀出與“雪中送炭”有關的內容。在這篇課文里,“雪中”指的是——
生:(讀有關內容)
師:“送炭”指的是——
生:(讀有關內容)
師:同學們還發現了哪些詞語?
生:從“背進、丟下、唯一”幾個詞也能看出大娘愛志愿軍。因為在最危險的時候,大娘首先想到的是志愿軍的安全,而不是自己唯一的親人小孫孫。她愛志愿軍勝過愛自己唯一的親人。
師:“唯一”是什么意思?
生:只有一個,僅有的。
師:大娘連自己唯一的親人都可舍棄而救志愿軍,這正說明了,大娘待志愿軍勝似親人,志愿軍和大娘之間的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
這一段除了回憶兩件事外,還寫了什么內容?
生:文章的開頭寫志愿軍叫大娘不要送了。(板書:勸慰)最后一句是再次說明志愿軍永遠不會忘記大娘的情誼。
師:這是對大娘的高度贊揚。(板書:贊揚)請你們想象告別時的情景,說說這兩部分內容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懷著什么樣的感情讀?
生:這兩部分內容要用親切、勸慰的語氣,懷著無比感激的感情讀。
師:最后一句是什么句式?誰能改成陳述句?哪種句式好?
生:最后一句是反問句,改成陳述句是……(略)反問句好,表達的感情強烈。
師:那么這一句應該如何讀呢?
生:應該用贊揚的語氣懷著無比激動的感情讀。
師:誰來將這兩部分內容連起來讀讀?
生:(讀略)
師:如果把文章開頭讀得輕緩些,“不,永遠不會!”讀得深沉有力些,把“多少、山、海、怎么會”讀成重音,就更能表達感情了,請大家跟著老師讀一遍。(師帶讀)
將這兩部分內容連起來讀過以后,你有什么感覺?
生:這兩部分內容互相呼應,最后的反問句回答了前面設問句。
師:哪一句是中心句呢?
生:設問句是中心句。
師:你說得對。(指板書)這一段是按“勸慰、回憶、贊揚”三個層次來寫的,說明大娘與志愿軍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中朝人民的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
現在我們來共同回憶一下這一段的學習方法。(師生共議,師歸納并出示小黑板,小黑板上的內容是:
1.找出“回憶”部分,扣住詞句理解;
2.劃分每段層次,把握段落中心;
3.反復朗讀課文,體會內在感情。)
二、試用學法,理解重點
師:課文的第二段在寫法和結構上與第一段基本相同,請同學們嘗試著運用學習第一段的方法來學習第二段。為了幫助同學們學習,請大家思考幾個問題:這一段回憶了小金花什么往事?概括講出來。哪些詞語最能說明她們母女愛志愿軍?可以分為哪幾個層次?找出中心句。請大家讀讀、想想、議議、劃劃。(生學,師巡視)
師:請大家談談學習收獲。
生:這一段回憶了小金花一件往事,為救老王,媽媽犧牲。(板書:救老王犧牲媽媽)
生:我覺得這些詞語最能說明小金花母女愛志愿軍:故意、引出、鉆進、解開、救出、同歸于盡。
生:我理解“同歸于盡”的意思是一同走向毀滅或死亡。
師:小金花的媽媽和敵人一同走向死亡嗎?
生:小金花的媽媽犧牲了,敵人死亡了。
師:這就準確了。你們又是如何理解小金花性格剛強的呢?
生:“剛強”指的是堅強,不怕困難,不向惡勢力屈服。課文里是說小金花媽媽犧牲后,同志們都傷心地哭了,可是小金花沒有哭,只是把腳一跺,嘴角抽動兩下,狠狠地說:“媽媽,這個仇我一定要報!”她非常剛強。
師:小金花想不想哭?你怎么知道的?
生:小金花想哭,從“嘴角抽動兩下”可以看出來。她嘴角抽動就是要哭了,以后沒哭是她強忍住了。
師:為什么?
生:這時她心里充滿了對敵人的仇恨,壓倒了自己悲痛的心情,所以忍住了眼淚。
師:那她今天為什么要哭?豈不是不剛強了?
生:不是。這一次是送別志愿軍,她愛志愿軍,舍不得親人志愿軍離去,所以哭了,不能說她不剛強。(板書:剛強)
師:你說得真好。(指小黑板上學習方法)誰還讀懂了哪些內容?
生:這一段也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到“你一向是個剛強的孩子啊。”是勸慰小金花。第二層到“這個仇我一定要報!”回憶了一件往事。第三層贊揚小金花剛強。
生:我會把反問句改為陳述句。(略)
生:這一段的中心句是:你一向是個剛強的孩子啊。
師:現在我來檢查一下你們朗讀的情況,看看是否讀懂了,讀得有感情。請同學們按照老師提出的要求讀出有關的內容。
師:看,小金花也來了!她一向是個剛強的孩子啊,今天怎么落淚了呢?快讓我們去勸勸她——
生:(讀出相關內容)
師:小金花和她媽媽救老王,這件事的起因是——
生:(讀)
師:經過是——
生:(讀)
師:結果是——
生:(讀)
師:聽到這個消息,小金花的表現是——
生:(讀)
師:小金花的精神怎能不讓我們贊揚——
生:(讀完)
師:學習了這一段,你明白了些什么?
生:我明白了,小金花母女與志愿軍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志愿軍和小金花母女之間的情誼是用鮮血凝成的。
四、掌握學法,獨立自學
師:同學們已經能在老師幫助下運用這節課學習的方法學習第二段,下面要求你們獨立運用這種方法來學習第三段。(生自學,師巡視)
請你們交流自學結果。
生:我讀懂了“回憶”部分,從“那是一九五二年春天”可以看出這是回憶的開始。回憶了一件事:挖野菜炸斷雙腿。(板書:挖野菜炸傷雙腿)
生:這一段最能反映大嫂愛志愿軍的詞是:代價。代價原來指為了達到某一目的而付出的物力和精力,這里指大嫂為志愿軍挖野菜炸傷了雙腿。(板書:付出代價)
生:這一段也可以分為三層。(略)
生:我會將最后一句改為陳述句。(略)
生:這一段的中心句是:永遠不會忘懷您對我們的深情厚意。
生:我愿意把這一段讀給大家聽聽。(生讀)
師:這一段又使你明白了什么?
生:這一段使我明白了大嫂與志愿軍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志愿軍和大嫂之間的情誼是用鮮血凝成的。
五、反思回顧,加深理解
師:學完了前三段,請大家認真思考一下,大娘、小金花、大嫂代表了什么人?
生:大娘代表了老年人,小金花代表兒童,大嫂代表中年人。她們都代表了朝鮮人民。
師:現在你能說說(指小黑板)志愿軍為什么稱她們為親人嗎?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說。
生:因為她們與志愿軍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他們之間的情誼是用鮮血凝成的,所以稱她們為親人。
師:那么,志愿軍有沒有為朝鮮人民流血犧牲呢?能不能從課文中看出來?
生;志愿軍空著肚子在陣地上與敵人拼了三天三夜,說明有流血犧牲。
生:大娘救的就是傷員,傷員流血了。
生:偵察員老王被敵人抓住肯定要受刑,也流血了。
生:敵機在前沿陣地轟炸,也說明志愿軍在流血犧牲。
師:現在我們再齊讀一遍課題,你對課題的含義有什么新的理解?
生:我的理解是:朝鮮人民是志愿軍的親人,志愿軍也是朝鮮人民的親人。
生:志愿軍在對著朝鮮老百姓喊:再見了,親人!朝鮮老百姓也在對著志愿軍喊:再見了,親人!
師:你們理解得很深刻。朝鮮人民為志愿軍付出了血的代價,志愿軍為朝鮮人民流血犧牲。在朝鮮三千里江山的土地上,長眠著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其中就有偉大領袖毛澤東的愛子毛岸英烈士。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了牢不可破的友誼(板書:用鮮血凝成的友誼牢不可破),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如今就要分別了,怎不叫人依依難舍,怎不叫人淚如泉涌?讓我們滿懷深情,一遍又一遍高呼:再見了,親人!再見了,親愛的土地——
生:(齊讀最后一段)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