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06 16:26:24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閱讀 語文 閱讀材料 填報指導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這個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決定了語文教學重要地位。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面對學習能力尚低的小學生,如何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這非得在“導”字上下功夫不可。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這樣說過:“課堂上,我的責任是組織教學,是引導,是點撥,是鼓舞,是激勵”。可見,“引導”的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觀看《軍神》教學錄像,也讓我看到了在“導”上下的功夫以及取得的教學效果。
1、創設問題情境,引導自主探究。
現代閱讀學認為:閱讀是一種吸收和轉換信息的心理過程,必須采取主動的閱讀心態才能完成。而使學生進入主動的閱讀心態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問題驅動”,使之產生懸念般的閱讀期待。在《軍神》的教學中,老師很注意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閱讀文本,從中獲得真切體驗。如“沃克醫生為什么稱贊劉伯承是男子漢?你們心目中的男子漢的怎么樣的?”“為什么沃克醫生稱劉伯承是鋼板,而不說是鐵板?”“說說課文中的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動?”教師以值得思考的問題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內容。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滿懷探求之心埋頭讀文,紛紛開始了主動而積極的閱讀實踐活動,思維迸發,在找找、說說、讀讀悟悟后,大家各抒己見,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有價值的師生對話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自從課程標準提出了“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的理念以后,“對話”已經成為廣大教師所關注的教學形態。但是,師生的對話目的何在?怎么樣的對話才是有價值的?則是很多老師把握不好的問題。由于學生人生閱歷淺,思想感情單純,本文中的很多豐富的人文內涵學生難以理解體會,教師的責任就是啟發引導學生接近文本。在《軍神》的教學中,教師能很好發揮了自己的引導啟發作用,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體驗人物的精神境界。如初讀課文后,老師說“有時候概括地說比具體地說更困難。請概括地說說課文到底寫了劉伯承的什么事,能給大家這么深刻的印象?”“概括地說比具體地說更困難”一句富有挑戰性的話激起了學生斗志。“現在沃克醫生要給劉伯承動手術了,請大家閉上眼睛,給劉伯承數數刀數……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為什么沃克醫生稱劉伯承是鋼板而不說是鐵板?”“這篇課文是讀過很多遍,每讀一遍我都深受感動。請說說,你從哪些地方受到了感動?”一句句包含敬佩的話語引導著學生感受著、感動著,這就是閱讀教學中師生對話的境界。[
3、充分朗讀,讀中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見,朗讀是引導學生體驗課文情感的重要途徑。在《軍神》的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體會到劉伯承那堅忍不拔的意志,教師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劉伯承忍受巨痛卻一聲不吭、把床單都抓破的句子;為了讓學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劉伯承那堅忍不拔的意志,教師讓學生想象并說說那種巨痛的感覺后再讀句子,這時,學生已經把自己的感情深深地融入到朗讀中,和文本真正產生了共鳴。“沃克醫生驚呆了,大聲地嚷道”,老師的引讀一出來,學生動情的贊頌迸發“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堪稱軍神!”
不用太華麗的教學語言,不用繁雜的教學手段,在簡單樸實的誘導中,文與我為化,閱讀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