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05 21:05:04 下載試卷 標簽:語文教材 五年級 語文
《荔枝》一文圍繞荔枝寫了“我”跟母親之間的幾件事。老師在上這篇課文的時候,往往把重點定位在母親對兒孫的愛。筆者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更傾向于讓學生體會字里行間所表達的母子親情。這種親情,既體現在母親對兒孫的“愛”,也包括兒子對母親的“愛”。
母親對兒孫的愛,教參上一一表述,在此不再贅述。本文試著從“荔枝”中讀出兒子對母親的愛,而這一點,正是現在的孩子更需要學的東西。
課文一開頭就寫了“我”第一次掏錢買荔枝給母親吃,那時“我”剛在郊區謀上中學老師的職,衣袋里正有當月42元半的工資。作者用掙得的第一筆工資給母親買荔枝,荔枝雖貴終有價,孝心無價情意深吶。
當“我”回到家,看到母親精心處理的處理水果(沙果)時,便拿了一個沙果塞進嘴里還不住口說真便宜。這是一個多么善解人意的兒子啊!現在的孩子,自己花錢大手大腳且不說,還看不慣父母的節儉,甚至因此與父母發生爭執乃至大吵的也大有人在。這樣看來,作者的這份體貼,這份理解,更難能可貴。
文章花了一大段文字細膩地描述了母親第一次嘗荔枝的情形。“……手心托著荔枝,像托著一只剛剛啄破蛋殼的小雞,那樣愛憐地望著舍不得吞下……”難道僅僅是因為母親喜歡吃荔枝?難道僅僅是因為第一次吃荔枝?我想,作為母親,恐怕更為珍視的是兒子對母親的這份愛心。要知道,母親嘗的是兒子用第一筆工資給她買的荔枝啊!
再來看看作者在母親去世前買的新鮮荔枝,“……白中泛青的肉蒙著一層細細的水珠,仿佛跑了多遠的路,累得張著一張張汗津津的小臉”。透過這汗津津的荔枝的臉,我們分明可以看到,母親臨終前作者來往穿梭于病床前風塵仆仆的身影。為了給善良忠厚的母親一個無憾的結局,作者無怨無悔。
文末以“而今,荔枝依舊年年紅”作為結尾,言已盡而意無窮。是啊,荔枝依舊人不在。如今,“我”年年買荔枝,可是,母親已經再也嘗不到“我”買的荔枝了。這份淡淡的遺憾和痛楚,把作者的這份愛心,這份孝心,表達得那樣細膩與妥帖。所有的人,讀到這里,心靈不禁為之一顫。
我想,完整地解讀“荔枝”中的愛,對我們的學生是非常有益的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