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26 08:44:07 下載試卷 標簽:課件 語文 填報指導
【教材解讀】
寓言故事《蝸牛的獎杯》講的是善飛的蝸牛獲得飛行比賽的冠軍獎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進取,結果翅膀退化,喪失了飛行的能力。課文可分為三段。第一、二自然段寫從前的蝸牛飛行本領高超,獲得了冠軍獎杯。第三自然段寫蝸牛獲得冠軍獎杯后自滿自足守著獎杯,不思進取。第四自然段寫蝸牛因不再練習飛行,翅膀退化了,再也不能飛上天了。兩幅插圖中蝸牛的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蝸牛的樣子和神情給學生以豐富的想象空間,有利于引發學生對寓意的感悟。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喜歡讀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2、抓住“有力、自由、遙遙領先、得意洋洋”等詞語,幫助學生理解詞語,以及“……”的用法來讀懂課文內容。
3、借助看圖、表演等形式,引導學生與文本、教師、學生進行對話,在充分的體驗中懂得“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教學重點】多讀書,讀好書,讀中悟。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也應是語文實踐。語文實踐的途徑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本設計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讀讀演演說說的語文實踐中,實現心靈與文本的碰撞,從而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
【教具準備】課件、小昆蟲及蝸牛的圖片、小獎杯。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看圖激趣,導入新課
1、瞧,老師這兒有些小昆蟲,它們是蜻蜓、蜜蜂、蝴蝶(出示圖片貼上黑板),那這位是——(貼上會飛的蝸牛圖片)
2、板書“蝸牛”并注上拼音,指名讀,齊讀。
3、你見過的蝸牛是這個樣子的嗎?(學生交流自己見過的蝸牛)
4、看到這兩種不同的蝸牛,你有什么想法嗎?(生說)
5、師板書問號,所有這些問題,學了這篇課文就全明白了,看老師寫課題。(板書課題,并給“獎”字注上拼音)生讀好“獎杯”一詞,齊讀課題。
6、讓我們一起走進那神奇的世界吧。
二、“金點子”,導讀課文
1、生看課件動畫,師朗讀課文
2、這故事有趣嗎?課文挺長的要讀好可不簡單,瞧,這些小昆蟲可熱心了,它們送來了金點子
3、出示“金點子”:1、生字詞仔細讀,讀準字音;2、難句、長句反復讀,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指名一生讀讀金點子)
4、打開課文,讀讀字詞,讀讀課文,可以輕生讀,也可以放聲朗讀。(學生自由讀課文)
5、出示生字詞,自由讀,指名分行讀,開火車讀,齊讀
6、讀好了字詞,肯定能把課文讀好。四人小組里,每人讀一段,其他人注意傾聽,因為一個人好不算本領,小組里面互相幫助,合作學習,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讀吧。(師巡視指導,發現合作最好的一組)
7、請合作最好的這組讀課文,送出獎杯。
三、根據短語提示,說說課文內容
1、(出示詞語:有力的翅膀、自由地飛翔、遙遙領先、得意洋洋、唯恐、生怕)剛才課文讀得很流利,這些詞肯定難不倒你們,但老師要提出更高的要求:選其中的兩個詞說說課文內容。
2、自由練說,指名說
四、品讀課文,讀中體會詞義
1、看來,老師不必擔心你們能否讀懂課文,但能讀好課文嗎?找出帶有“有力的翅膀、自由地飛翔”(課件中用紅色突出)的句子好好讀一讀
2、指名讀
3、師評:老師聽出你突出了“有力”和“自由”兩個詞,為什么?
4、是啊,讀詞時,邊讀邊想,真是個好辦法。像他們這樣,誰再來試一試?(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
5、由此可見,我們理解了幾個詞能幫我們理解一段話,反過來,理解了一段話,也能幫我們弄懂一些詞。(紅色突出第二行的“遙遙領先”一詞)讀讀第二自然段,肯定能明白它的意思。
6、指名說說自己的理解。能用貼圖來展示當時的飛行場面嗎?其他人都是小評委。
7、這下,老師明白了,蝸牛得到獎杯是因為它遙遙領先,它為什么能遙遙領先呢?是因為它有一對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的飛翔。那它的對手就這么幾個嗎?
8、說說可能還會有哪些小昆蟲?師點撥:難怪文中用的是“……”(板書省略號),我們讀到這兒時要稍微停頓一下。(出示第二自然段)
9、你們看蝸牛真厲害,甩下了所有的對手,遙遙領先,你們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嗎?(指名讀)
10、(飛行比賽現在開始,發令槍響了)齊讀,邊讀邊飛
11、師做記者采訪那些朗讀中得意洋洋的“小蝸牛”,說說心情和今后的打算。
五、寫字指導
1、指導“獎”字
①得到獎杯當然高興,因為獎杯是獎給本領最大的人
②邊范寫“獎”字,邊說說記憶方法:這個字,上面是“將軍”的“將”的變形,下面是個“大”字。古代的大將軍打了大勝仗,皇帝會送給他一個大大的獎賞。
③學生書空筆順,練習描紅。
2、同法學習“翅、膀、蜻、蜓”四個字,并練習描紅。
六、情節引申,小結下課
昔日的飛行冠軍,怎么會變成今天這樣子的,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板書設計】
蝸牛的獎杯
蜜蜂飛行圖
小蝸牛飛行圖蝴蝶飛行圖……
蜻蜓飛行圖
教學反思:
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首先通過蝸牛圖片的前后對比,激起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急切地投入學習,即以疑促學。
第二,具體的情境使語言的發源地,因而讓學生在對語感的感知中逐步理解詞語,進而體會情境,初步題解文義。
第三,學生是認知和發展的主體,教育的本質就是喚起學生主體內在的需要、動力,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學生用貼圖的方法理解“遙遙領先”后,老師用記者采訪的形式,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體會出了小蝸牛獲獎后的得意洋洋及今后的打算,將學生由“畫外人”變成了“畫中人”。
第四,寫字教學的設計,趣味橫生,讓學生記得輕松,寫得快樂。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