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19 19:08:48 下載試卷 標簽:運動會 分子 課件 數學 高中生活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方面:(1)進一步加深對分數的認識及對分數單位的理解;(2)能掌握比較分數大小的兩種方法:分母相同的兩個分數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數比較大;分子相同的兩個分數看分母,分母小的分數比較大。
2、過程與方法方面:(1)讓學生經歷這兩種比較方法的探索過程,體驗二者的區別;(2)在實踐中逐步抽象概括出兩種情況的比較方法,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表達能力;(3)培養學生的猜想意識,并能主動尋求證據給出證明。
3、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1)在主動參與教學活動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體驗成功的喜悅;(2)通過練習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如樂于助人、為人要公正、遇事不能盲目沖動等。
教學重點:掌握同分母分數、同分子分數比較大小的方法,并能運用方法正確比較。
教學難點:理解兩種情況下比較方法的區別
教具:課件、視屏展臺
學具:每小組兩個同樣大小的圓、三角形、長方形等,彩筆、直尺
學生分析:學生對于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數比較已有一些初步的經驗,如何讓學生真正理解掌握他們認為很簡單的知識呢?一方面,我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了一個動物運動會的情境,在情境中學習數學,學生會覺得非常有趣,又增強了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另一方面,我加強了動手實踐和合作交流。《課標》中指出“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盡管有不少學生已經會比較了,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探索過程,體會知識的由來。
學生是數學活動的主體,在這節課上,我力求做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先猜想再驗證;先實踐再概括;先發現再應用,使思維逐步升華。
教材分析:
學生在第七冊借助直觀已經初步學習過一些簡單的分數大小的比較,但那時只限于看圖比較,同分母分數大小的比較和分子是1的異分母分數大小的比較,這里要進一步學習分數大小的比較,通過比較,進一步加深對分數的認識。
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不外乎以下三種情況:1、同分母分數比大小;2、同分子分數比大小;3、異分母分數比大小。由于第三種情況進行分數大小比較,需要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和通分,所以這部分教材只教學前兩種情況。例6是分母相同的分數比較大小,例7是分子相同的分數比較大小,每道例題一方面借助圖形直觀地比較大小,另一方面又聯系分數單位進行比較,最后歸納出結論并排了相應的練習。
教學流程:
一、 創設情境:
1、 這春暖花開的時節,森林里召開趣味運動會,動物們生龍活虎的,各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第一輪比的是力氣。
課件出示:松鼠、老虎、兔子、大象、猴子、牛、等動物在綠色的森林里各就各位
你瞧,它們都非常有信心,個個都認為自己能當第一,比賽開始吧,你想讓誰先出場呢?第二個出場的是誰……
課件出示:動物們出場后逐一舉重,并分別出現各自成績:9/11千克、3/25噸、7/11千克、3/8噸、10/11千克、3/10噸
比賽結束了,到底誰是冠軍呢?聰明裁判你來判斷一下。
(因為這里的分數有的分子相同分母不同,有的分母相同分子不同,且重量單位也不相同,所以這里學生的回答會是各種各樣的。因勢利導,把這些動物分成兩組來比較,就是噸級和千克級來比較)
課件出示:將級別一樣的選手及其成績擺在一起,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到這時應分開來比,同時,也易讓學生觀察出兩組分數的特點。
2、 導入,你認為這兩個級別中誰應該是冠軍?(生可根據直覺或以前的知識猜測)
看來,我們裁判員內部的意見不統一,說明我們有必要尋找一個有效的比較方法,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分數怎樣比較大小。(板題)
二、 合作探究
1、 看上圖:請你仔細觀察噸級的選手,比賽結果的分數的分子分母有什么特點?(分子相同)說明什么?(取的份數相同)千克級的呢?(分母都相同)說明什么?(平均分的份數相同,分數單位相同)
2、 下面我們就以小組為單位開始合作研究,請你和你的同桌選擇適當的學具,研究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分數如何比較大小?看看你能有什么發現?我們也要比一比,哪個小組合作的最愉快。準備好了,就開始吧!(生
開始活動,師巡視指導)
3、 匯報交流,現在有哪個小組愿意展示你們分的過程與大家一起分享你的研究成果呢?
(把學生的回答寫在黑板上,并可以讓學生互相評價這些學生說得怎么樣,對他們的比較方法有什么看法等)
教師因勢利導,選擇的兩個圖形注意,找容易比較大小的,讓成果具有普遍性才行。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探索研究中要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不要盲目操作。
4、 小結:每個小組都有自己的發現,誰能概括一下我們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哪幾個方面。
(生用自己語言表達)
課件出示:分母相同的兩個分數,分子大的分數比較大;
分子相同的兩個分數,分母小的分數比較大
學生自由讀,問:和你的發現一樣嗎?
5、 有了比較的方法,你當裁判也就有了準繩,再用方法來比一下,誰應是“噸級”的冠軍?為什么?“千克級”的呢?你是怎么比較的?
三、綜合運用:
1、 大象和猴子得了冠軍非常高興,馬上就要上臺領獎了,看看他們在領獎的過程中又遇到了什么問題?
課件出示:大象要想登上領獎臺,還得比出每一級臺階上兩個分數的大小,你能幫幫他嗎?
4/9○4/5
9/10○9/11
5/7○4/7
生看題幫助大象完成,是對學生的訓練。
2、 大象順利到達領獎臺,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冠軍之杯,猴子也來領獎了,但是要用分數表示出每級臺階上的兩個除法算式的商,并比較出它們的大小,才能領到獎杯。
誰來幫它?
課件出示猴子在領獎臺上的題:
2÷5= 4÷5= (比較大小)4÷7 4÷8 (比較大小)5÷16 5÷12 (比較大小)
猴子也如愿以償領到了獎杯。
3、“比力氣”的比賽結束了,雖然小兔子在這場比賽中沒能奪冠,可它并不氣餒,還參加了別的項目,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課件出示:飛鏢賽場
小免要參加的是飛鏢比賽,規則是選手投中每個耙的紅色區域,就可以獲勝,而且在每一輪比賽中運動員都有一次選耙的機會,可是組委會并沒有直接給出耙子,而是提供了紅色區域占整個耙的幾分之幾。
A、如第1輪比賽馬中,1號耙的紅色區域占1/4;2號耙的紅色區域占1/6;3號耙的紅色區域占1/3(課件出示三個分數)
猜猜聰明的小免選擇了幾號耙?為什么?
我們來看一下實際的耙子與我們的推理一致嗎?
課件出示三個耙子圖。
B、再看第二輪比賽,各耙的紅色區域占了多少?
課件出示:5/8,3/8,4/8
選擇幾號耙?為什么?
C、第三輪比賽,提供的數據是:2/5,3/4,3/5
這時該選擇幾號耙?你是怎么比的?(生表達自己的方法)教師給予肯定:你們已經學會綜合運用知識去比較了,真了不起。
3、 小兔子以它的智慧贏得了本次比賽的冠軍。在本屆運動會上,有一個最特別的運動員,就是袋鼠媽媽,它是懷抱一只小袋鼠一起參加了跳遠比賽的。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跳遠場地的成績如何:
課件展示:獅子1/6小時;袋鼠1/7小時;兔子3/5小時;猴子4/5小時;老虎1/5小時。
這是組委會為我們提供的袋鼠及其它運動員跳完全程用的時間,請你給他們排隊好嗎?
你能用一個符號連接這幾個分數嗎?先用“>”,再用“<”
課件出示:排好隊的情景;
4.大家在比賽中非常辛苦,組委會蘭貓主任為每組準備了豐富的慰問品,要求每組組長來領,門口帖著一張領取通知:
課件出示:
每一小組領取全部慰問品的1/5,第二、三、四小組依次領取余下的1/4、1/3、1/2,第五小組領取最后余下的20個。
(師創設情景):第五組組長看了通知,非常生氣,怒氣沖沖去找蘭貓主任:“你這樣1/5、1/4、1/3、1/2地分,是平均分嗎?我們組只能拿剩下的20個,是不是太少了?你真不公平!” 蘭貓主任拍著胸脯,笑著說:“本人做事一向公正,從不偏心”
同學們你說蘭貓主任公平嗎?為什么?
學生表示自己觀點后可用課件出示線段圖,通過各線段的對比,讓學生了解每個小組領的是一樣多的。
通過比較,我們發現其實每組都得到的是同樣多的,都是(20)個。你說蘭貓主任公平嗎?你看,每五組的組長冤枉了蘭貓主任了不是?所以,不管什么時候,遇到什么事情,我們都要冷靜思考,不要被表面現象迷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仔細分析以后再下結論。
4、 智力沖浪:
森林里的運動會圓滿結束了,可是生活中的比賽還在延續,下面, 我們也來個趣味的小比賽,比一比誰能快速找到符合要求的分數,規則是一個同學說一個分數,其他同學按要求說出比這個分數在或小的分數。
游戲進行。
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說出很多的分數?(按照分母相同,分子相同的依次去找)
四、 課堂總結:
在這節課的學習中,你覺得快樂嗎?你認為這節課上誰的表現最滿意?這一節課真的學到了很多,但我們知道學無止盡,讓我們一起繼續努力吧!
設計說明:
1、 情境教學生動具體
《課標》中指出:在本學段的教學中,教師就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懷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在本課中,始終圍繞的一個情境就是森林里的運動會,這一情境符合孩子們的心理認知水平,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這一情境的出現可以讓學生們感受數學存在于我們生活中,知道數學是用來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深刻地體驗數學的實用性。
2、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通過學生觀察課件兩種級別無處著手時的困境,讓學生找出問題所在,這就是對學生觀察能力的一種培養。
3、 復習舊知引導新知
數學的學習總是在舊知的基礎上不斷深入的,舊知掌握的好壞決定著新知的掌握情況,自然復習舊知就顯得更為重要了。本課中復習鞏固分子分母的含義意在為學生合作探究做準備。
4、合作探究、自主探索
《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讓學生合作探究的過程中,讓學生動手操作,進行獨立思考,并有效地訓練學生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和與他人合作的積極性。匯報過程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鼓勵他們發表自已的見解,并因勢利導教育學生應怎樣選擇具有普遍性的事物進行操作。
4、 只有理解才能運用
數學知識貴在“活學活用”。學得活是說要真正理解,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夠靈活運用。本課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不是結論而是知道這一結論的過程,所以讓學生先自己說再出示課本上的句子對于學生的概括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會有提高。
5、 綜合運用層層深入
練習的訓練不僅和整節課的情境融為一體,而且三道題的訓練層層深入,難度逐步加深,這樣題型的訓練符合孩子們正常的思維形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靈感,更好地讓學生接受并鞏固本節課的知識。尤其是跳遠的比賽,所給定的分數看起來都是各不相連的,需要學生將這些分數相聯系起來再進行比較大小,這就是難度加深,但又是所學內容的運用。
6、 從形象向抽象轉變
學生的思維方式總是從形象思維開始的,在具體形象的情況下會很快理解新的一種思維形式,在其理解之后,再從形象向抽象轉變,就會對這一思維形式加深了解,并且舉一反三地運用,在教學中我也注意了這一點,例如飛鏢賽場的設計,就是先出分數,再出耙子,讓學生根據分數來想象紅色區域所占的大小。
7、 充滿趣味富有哲理
生活中處處有被表面現象迷惑的現象,詐一聽,題中的蘭貓主任的確是太不公平,為第五組組長報冤,可是,動腦之后才發現自己誤解了蘭貓主任,這么有趣的題目蘊含的不僅僅是比較分數的大小,而是富有深厚的人生哲理。
8、 用所學來競賽,提高競爭意識
“學以致用”,讓學生用所學生知識來參加“說出比一個分數大或小的分數”的游戲,讓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感受自己的成功。
板書設計:
分數大小的比較
分母相同的兩個分數,分子大的分數比較大;
分子相同的兩個分數,分母小的分數比較大。
教學反思:
整體來說,這節課是比較成功的,教學流程環環相扣,步步深入,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體現了新課標的要求,也讓學生學到了學習知識的方法,讓學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課標中指出,“在本學段的教學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燕尾服的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在這節課中情境的貫穿課堂是一大特色,教學中選擇動物運動會這一富有趣味性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積極踴躍地回答問題,這樣的處理為這節課增色不少。
注重對學生的評價和鼓勵,也是教學中值得肯定的一點。現在的教學很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要讓學生感到探索和交流的過程是很重要的,在探索和交流的過程中也能找到成就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