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11 16:47:53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教案 數學
主動探究發展能力
教學就是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知識去獲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學習成為一種思索活動。而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為培養兒童自身的學習能力、創造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創設一個廣闊的空間,通過教師必要的啟發誘導,填補空缺,引導學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識,在掌握知識中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其核心就是讓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知識的過程,使學生的能力得到發展。
1、主動探究。
要使全體學生都能主動地得到發展,就必須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到探究新知的過程,為他們創造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如教學“分數化小數”一課,由于學生已經學過小數除法,并掌握了分數與除數的關系,所以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把分數化成小數,然后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比較,找出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分母的特點,總結出分數化有限小數的規律。這樣,把學生推到探究新知的“第一線”,讓他們自己動手、動口、動腦,主動思考問題,并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轉化。
2、全員參與。
面向每一個學生是素質教育的顯著特點。因此,要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必須最大限度的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探究新知的實際活動中,避免由少數學生的活動代替多數學生活動,使大多數學生成為陪客。如教學“不連續進位加法的列豎式計算”這一教學內容,按傳統教學法,由教師提出問題,指名讓學生逐一回答每一步應該怎樣列式,從形式上是學生獨立思考問題,但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還是聽別人的“說”而學到的,特別是中差生是否真正掌握,只能從“懂不懂”、“會不會”的詢問中有一個表面的了解。而如果運用現代教育理論,由教師先啟發誘導,提出整體要求,再讓全體學生都動手嘗試列式,人人參與探究過程,人人動腦思考問題,那么全體學生的學生效率將會大大提高。
3、多層發展。
兒童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應該是活動,活動是聯系主客體的橋梁,是認識發展的直接源泉,所以要放手讓兒童動手、動口、動腦。通過生動的實踐活動,多層次地發展學生的認知結構和技能技巧。如依據“思維從動作開始”的規律,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活動、探究、思考的環境,使學生在摸一摸、擺一擺、拼一拼等動手操作中獲取新知,發展思維;依據“語言是思維的工具”的規律,可以通過說算理,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等發展語言,并借助語言對人們的思維進行調節,使思維逐步完善;尤其要精心設計學生形成理性認識的第二實踐活動──課堂練習,通過“開放性”練習,更有效地面向全體學生,實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訓練,促進學生多層次的發展。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