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10 23:32:26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教案 語文
毛澤東寫于1933年的《菩薩蠻·大柏地》是一首氣勢恢宏的詞,全詞雖只有短短八行,但字字入理,字字染情。教學時如何引導學生領悟偉人蘊含在詞中的思想感情,讓我頗費心機。反思以往古詩詞的教學:老師講學生聽,完了讓學生把詩句的意思寫出來,再問問體現了什么思想感情。這樣“灌”的效果如何?學生不但記不住詩的內容,而且對詩中描繪的形象也是白紙一張,至于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更談不上深刻領悟了。于是,這次教學,我決定改一改。
《菩薩蠻·大柏地》的第一、二兩句,描寫的是雨過天晴、霧氣未散、彩虹高掛的壯觀景象。這樣的景象,學生見過嗎?見過。在生活中,在電影電視中見過,那么何不把詞中的描寫加以具體化呢?于是,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1.明意。(說說這兩句講了什么)2.繪形。(用自己的話描繪出毛澤東所看到的景象)3.悟情。讀讀書上的句子和自己寫的句子,體會作者沖破黑暗、憧憬未來的心境)4.得法。(朗讀體會這首詞借景抒情、想象奇特、韻律起伏有致的特色)這4個環節以學生的讀寫為主,教師適當點撥,其中的第2個環節至關重要,花時也最多。當學生把自己的“作品”朗讀出來時,我更是吃了一驚——想不到學生的筆同樣精彩。如一個學生這樣寫道:雷雨過后,天公又露出了笑臉,一切都好像被洗刷過了似的,煥然一新。一陣清新的空氣迎面撲來,令人心曠神怡。天邊遠處,出現了一道彩虹,赤橙黃綠青藍紫,美麗極了。不知是仙女持著彩練在翩翩起舞,還是天公為牛郎織女架起了一座七彩橋?晚霞脫去了黑紗換上了艷裝,把天空映得通紅。對面的群山穿上了綠裝倒映在湖中,簡直是一幅青山綠水畫。“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寫出詩人所看到的景象”,這項設計實在沒有什么創意,但細細想來作用大矣,它不僅考查了學生對詞的理解能力,而且鍛煉了學生的想象能力(這也正是此單元重點訓練要求);不僅為下面體會詞的思想感情和寫作特色打下了良好的情意基礎,更可喜的是讓我看到了教學方式的改變對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影響。它使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只有聯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才能使教學更有效;只有充分地相信和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才能真正把學生當作主然只有學生自己獲得的,才是最精彩的。及到本課第二段的教學,我對學生的這種信任感更加強烈了。“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彈痕累累的墻壁與美麗的大自然很不協調,怎么會“更好看”呢?問題一出,激起熱烈討論。我趁勢讓學生分組討論,各抒己見。學生的高見讓我咋舌。
生:毛澤東站在大柏地回想當年在這里打了勝仗,因此看到戰后留下的彈痕感到光榮與自豪。
生:這是毛主席率領紅軍打敗國民黨軍隊的見證,值得慶祝與紀念。
生:這墻壁具有歷史意義,在毛主席眼里,彈痕將來可以成為古跡,可以教育后人牢記歷史。
生:就是因為子彈在奪取戰斗勝利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毛主席對彈痕有特殊的好感。
生:這塊彈痕累累的墻壁,飽含了毛主席的一段刻骨銘心、生死攸關的經歷,它在毛主席心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
多么精辟的闡述,多么恰如其分的言辭,聽了學生的回答,老師還用講嗎?我不得不嘆服他們開闊的思維和獨到的感悟能力。
課文上完了,回顧以上一“寫”一“議”兩個環節,我突然想起了一位特級教師說過的話——“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獲取的知識和技能是自己認可的,是最持久的,也是最深入的。”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