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06 22:45:28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教案 語文
《我最好的老師》應該說是一篇充滿理性的文章,思辯色彩濃厚。主題明確,倡導了一種“嶄新的
懷疑主義”,對學生很有啟發。
不盲從,不迷信,敢于懷疑,敢于否定,這種科學的態度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追求真理所需的
可貴品質,可惜對中國學生來說無疑是相當缺乏的。那么這種全新的價值觀,應如何建立呢?這篇
課文不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嗎?
課前,我和學生交流了“你心目中的好老師是什么樣的?”學生七嘴八舌地說了自己的想法,五花
八門。正在學生談論的激烈時,我引出了“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是什么樣的呢?”將學生帶進課
文。
在學生從整體上了解課文以后,我鼓勵學生就課文提出疑問,學生很自然地提出,“老師為什么騙
學生?故意教給錯誤的知識?”“學生認真地聽,認真地記,按老師所講地答,為什么這個老師卻
打了零分?”“這樣的老師怎么會是‘最好的老師’呢?”很多學生積極響應,我看時機成熟,拋
出問題:“是啊,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嗎?”學生很快分成了兩大陣壘,一部分認為是最
好的老師,另一部分持反對意見。我抓住契機,“為什么這么想?仔細讀課文,找出答案,準備說服
對方,好嗎?”
學生積極地投入其中,一段時間過后,學生分成兩大陣營,迫不及待地發表自己的見解,隨著爭辯
,學生漸漸地理解了懷特森這個個性的老師,接受了他獨特的教學方式,傾向于懷特森先生是最好
的老師的人越來越多了,仍有一小部分學生堅持自己的意見,他們認為:獨立思考、判斷能力,敢
于懷疑的精神沒有錯,但接受不了懷特森老師的古怪做法。我想,我們沒有權利要求學生整齊劃一
,也沒有必要要求他們的看法一定要和我們一致,我們需要等待,也許他們會在以后的某一天里明
白理解這個特別的老師的做法。
一節課下來,我興奮不已,盡管學生的“辯論”還根本算不上真正的辯論,很稚嫩,但當我看到學
生迫不及待急于發表自己意見的樣子,我知道學生的學習熱情已被點燃,他的主體意識已漸漸蘇醒
,學生不盲從也正說明他們獨立自主。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