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09-11-05 18:54:58 下載試卷 標簽:語文 六年級 閱讀
《索溪峪的“野”》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中的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文質兼美,向我們描述了索溪峪的奇麗風光,贊頌了索溪峪天然野性的美,表達了作者暢游其間無比愉快的心情。
這篇課文最突出的表達特點,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特點,采用先概括敘述再具體描寫的表達方法,將索溪峪的野性美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文章緊緊圍繞題目展開敘述和描寫。在山“野”,水“野”,動物“野”,游人變“野”四方面的描述中,也是先概括出特點,再具體描寫。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是在認真讀書、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作為多年從事語文教學研究的一線教師,我深知學好語文,用好語文已不再是學科教學的需要,而是學生發展的需要。因此,我覺得教師在教材的使用上,應從學生的發展出發,靈活、創新地使用教材。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隨著新課標的確立和實施,樹立大語文觀,培養學生知識技能,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是課堂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充分體現,是學生身心獲得發展的過程,也是學法指導的重要途徑。學法指導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學生學會學習,這就必須發揮教師在學法指導中“導”的功能,通過“導”來實現教師對學生學習的調控。也就是說,在教學中,既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又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性,使二者統一于教學過程中。
正是基于這種理念與認識,在《索溪峪的“野”》一課中,我應用網絡教學,針對略讀課文的特點,進行了如下設計:
一、在學習方式的選擇上體現“主體”地位,發揮“主導”作用。
在課堂上,我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設各種自我選擇,自主學習的機會,使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提高其語文能力,并使其逐步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和終身自主學習的能力,使他們終身可持續發展。這是當今語文教師必須樹立的觀念,也是我們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
在《索溪峪的“野”》這課的教學中,我首先通過設計情境把學生帶入本課的學習中,在學習這篇課文之前,我引導學生歸納出學習語文經常采用的學習方法,學生們可能想到多讀的方法、提問題的方法、抓詞句的方法、談體會的方法、上網的方法、畫畫的方法等,然后我大膽放手,讓學生從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讀書。
學生們通過討論研究,運用學過的讀書方法,讀懂課文。學生能夠運用一種方法讀懂課文,我就加以肯定和鼓勵,在理解不夠深入的地方,我隨機進行點撥。學生通過語文學習,掌握了學習的方法,獲得了通往知識寶庫的金鑰匙,使自己能夠終身學習,終身發展。
二、在合作學習中體現“主體”地位,發揮“主導”作用。
合作學習是學習語文的一條有效途徑。本課教學中,在學生歸納出了若干學習課文的方法之后,我讓學生選擇喜歡的學習課文方法,選擇喜歡的文章部分:山野,水野,動物野,游人變野,根據學習興趣尋找合作伙伴,分組學習討論。在合作學習中,每一個學生都充分發表見解,聽取不同的看法,分享彼此的經驗,學生以更多樣的觀點結合學習經驗,達成學習目標。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但是,在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的同時,不要忽略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教師不能放任自流,忽視了教學的目標導向,教師應準確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緊扣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進行教學,將學生的主體性引向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要參與到每個小組的活動中,變成學生中的一員,共同交流、共同體驗。
我們試想,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共同研究喜歡的話題,學生的積極性怎能不被調動起來?怎能不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做使課堂成為師生合作交流的情感場,發揚學生的主動精神、自主意識,激發了學生的潛能,張揚了學生的個性,使合作學習不流于形式,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在朗讀訓練中體現“主體”地位,發揮“主導”作用。
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它是幫助學生理解詞句,段落,篇章情感的重要手段。尤其對于寫景的文章,教師更要讓學生通過讀來體會文章所描寫的景物特點。
在學生匯報過程中,我緊緊抓住通過“朗讀方式”讀懂課文的小組的匯報,引導學生通過朗讀來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這樣寫好在哪里?
學生可能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在學生讀得不到位的地方,我給學生點撥指導。師生相互進行評讀。使學生真正能夠運用朗讀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
在領悟文章的表達方式時,學生一定能夠根據《海底世界》《桂林山水》等和本文類似的文章很自然地概括出本課的表達方法。
四、在網絡學習中體現“主體”地位,發揮“主導”作用。
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網絡技術的普遍應用,給語文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也給學生帶來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在這節課中,我利用網絡多媒體進行教學,讓網絡切實走進孩子們的學習中。
這節課的教學中,學生選擇讀書方法合作學習時,有的小組可以選擇畫畫的方法,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在電腦中畫畫,通過動腦、動眼、動手,變抽象為形象、變模糊為具體,使學生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有的小組選擇上網查詢的方法,學生在網絡中查找資料,擴展視野,增強對索溪峪的了解,達到了輕松學習的效果。在每一部分的學習中,我也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圖片,學生匯報時,我就相機出示。比如,學習山“野”時,學生可以體會到這里用了對比的方法突出了索溪峪獨特野性的美,我引導學生觀看圖片,加深理解。水“野”的部分,我也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資料,體會索溪峪水的魅力。動物“野”的部分,我讓學生自己去查找文字或圖片資料,利用共享功能,一起觀看同學查找到的野生動物資料。那閃動的畫面,多姿的景觀,美妙的音樂,豐富的內涵,斑斕的色彩無不吸引著孩子們求知的目光,給學生以感官刺激,使學生的抽象思維變得形象直觀。孩子們不知不覺中融入課堂氛圍之中,豐富了對課文的理解,拓展了知識,培養了獨立收集信息能力,更好地體會到了索溪峪的野性之美,并產生向往之情。在學生情緒高昂時,他們會迫不及待地打開思維的大門,急于說出自己的感受,所以,全課的最后一個環節,我就設計為寫作練習,讓孩子們把最想說的一句話寫在留言板上,把索溪峪介紹給全國及全世界的人們。
作業設計我也從學生發展角度出發,使學生學有所用,學有所成,享受成功的喜悅。這一課的作業我是這樣設計的“以索溪峪為主題,利用POWERPOINT和網上資料,制作一份圖文并茂的旅游版面,存放在校園資料庫里,吸引更多的同學訪問。”在實行“大語文觀”,推崇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和社會性的形式下,我積極讓學生運用網絡連接精彩的世界。學生通過上網查尋資料、鍛煉了實踐、操作能力,不僅鞏固了已有的知識,還擴展了學生的視野,使課堂內外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使作業不再成為學生的負擔。
總之,我的這課教學設計意圖就是從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主導作用出發,采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設計,如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同仁指正。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