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09-11-04 22:59:25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教案 語文
《圓明園的毀滅》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21課教材, 這篇精讀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課文語言簡潔,結構嚴謹,構思頗具匠心,題目為“毀滅”,卻用了大量的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把美的東西毀滅了,這真是一個悲劇,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學生不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隨著語文課改的深入,圖片、文字、音像等資料性課程資源在閱讀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如果在結課中資料性資源使用得當,就能將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完善地融于一體,取得余音繞梁,回味無窮的效果。我在《圓明園的毀滅》一文的結課中進行嘗試性設計,引導學生把閱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把搜集與整理、運用資料結合起來,讓學生記住屈辱的歷史,增強民族使命感,激發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感情。加深學生對文本的領悟,催生學生更深層的思考。
教學片斷:
師:現在,讓我們假設一下歷史,回到145年前。如果你是決定國家前途命運的一國之君——皇帝,如果你是輔佐皇帝參與國家管理的大臣,如果你是保衛國家領土的士兵,如果你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在北京的老百姓……面對著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行徑,你會怎么做?請選擇一個角色靜靜想一想,一會兒請你說一說。
(生思考、準備)
生:假如我是當時的皇帝,但我沒有兵權,兵權掌握在老佛爺慈禧的手中。我會號召所有的百姓團結起來,即使用長矛,弓箭,也能對付洋槍洋炮。只要團結,就有希望。
師:雖然兵權掌握在慈禧手中,但你善于發動群眾——了不起的皇帝。
生:假如我是士兵,我會和他們血戰到底。即使我犧牲了,我的身體也要倒在圓明園里,成為敵人的絆腳石!
生:假如我是朝中大臣,我會給皇帝建議,派人去留洋,學成歸來后制造自己的槍炮。
生:假如我是北京的一位老百姓,我會號召百姓團結起來與洋人展開戰斗。
師:同學們,給自己掌聲,為自己喝彩!(生鼓掌)但遺憾的是,歷史不能假設。請讀下面的資料(課件出示):
圓明園是皇帝親用的。當圓明園被燒,咸豐皇帝無奈,只好和慈禧倉皇逃跑了。
焚毀圓明園的前幾天,英法聯軍列隊入城,清軍士兵夾道跪迎。英法聯軍兩次洗劫圓明園。軍閥混戰時期,一些軍閥又進行洗劫,圓明園最后剩下幾塊殘垣斷壁。據說中國人龔橙——著名詩人龔自珍的兒子是火燒圓明園的幫兇,是他帶的路。
師:讀了上面的資料,現在,再讀“圓明園”這三個字的時侯,難道你心中僅僅是仇恨和憤怒嗎?
生:說不出來的滋味。
生:我很悲憤!悲憤的是我們自己的少數人怎么會這樣?我的心里好像被插了幾刀,很難過。
師:現在,你的心中,圓明園僅僅是廢墟嗎?圓明園在你心中是什么形象?
生:我認為是中國人民的恥辱。
師:圓明園的大火早己熄滅,可是我們思考的腳步不能停止。有著五千年文明的中國為什么會被幾千個強盜殺到京城?圓明園燒掉的究竟是什么?毀滅的究竟是什么?永遠也毀滅不了的是什么?——也許,今天的學習只是給同學們打開了一扇小小的門,希望大家從這扇門出發,懷著更多的思考走向未來的人生。
案例反思: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要切實地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位置,注重學生的自我閱讀,自我理解和情感體驗。在結課這一環節中,我先引導學生進行角色置換,將自己假想成皇帝,大臣,士兵,百姓,引導學生在深入人物內心的體驗中,進一步領會課文要傳達出的對侵略者的仇恨和憤怒。然后及時展現文字資料,學生從資料中看到的是皇帝倉皇出逃,士兵夾道跪迎,軍閥趁火打劫……..這時,學生們的心中不僅僅有著“仇恨”和“憤怒”,更在進行著深層思考,在他們的心中,“圓明園”不再是“萬園之園”,而是“恥辱”,學生進入了“自省”的狀態。資料性課程資源的運用,加深、豐富了學生對文本的領悟,催生了學生的深層思考,又增加了閱讀的分量,擴展了知識,發展了思維,在潛移默化中,學生的身心得到體驗,能力得到提高,使學生走上文化積累和精神成長的快車道。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