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0-07 10:45:33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教案 數學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6頁例2及“做一做”,練習三第3、4題。
教學目標:1.使學生體會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導學生根據具體情境合理進行估算,知道什么時候要估大些、什么時候要估小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應用數學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理解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
1. 看圖出示以下情境和問題:
①課本例2:李叔叔他們三人平均每人大約運多少箱?
②從學校到仙女湖有223千米,客車行駛了4小時,平均每小時約行多少千米?
③每聽飲料3元,100元最多能買多少聽飲料?④在一次地震中,有災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發一頂帳篷,最少要準備多少頂帳篷?
2.請學生嘗試列出解答上面各題的算式。
一般來說,學生都能根據除法的含義列出下列4個算式:124÷3≈、223÷4≈、100÷3≈182÷4≈。
3.體會除法估算是解答問題的一種工具。
請學生逐一說出上面四道算式的意思,讓學生在說算式意思的過程中,體會生活中許多問題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來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決問題的重要工具。
二、怎樣進行除法估算
1.一般方法
(1)從上面4個算式中抽出:124÷3≈,請學生嘗試估算。
(2)展示、交流學生估算的過程和方法。
生1:124≈120 生2:124=120+4
120÷3=40(或3×40=120) 120÷3=40
每人大約運40箱。 剩下的4箱中每人還
可運1箱,每人大約
運41箱。
引導學生對以上兩種估算的過程和方法進行比較:
①兩種估算的過程和方法都是正確的。
②兩種結果雖然有微小的差異,但都接近準確值,不影響對問題的合理解決,可以說,這樣的差異在本題的解決中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3)讓學生獨立估算223÷4≈。
學生估算的過程和方法與124÷3≈的估算過程方法會基本相同。有以下幾種思路:
生1:223≈200 生2:223=200+23 生3:223≈240
200÷4=50 200÷4=50 240÷4=60
平均每小時 平均每小時 平均每小時
約行50千米。 約行55千米。 約行60千米。
以上3種結果都對,說明汽車的速度每小時在50~60之間,當然以55最佳,因為它更接近準確值。
(4)歸納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通過以上兩例、引導學生歸納: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數看成整百(整十)或幾百幾十(幾千幾百)的數,除數不變,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進行計算。
2.面對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1)再現問題:
①每聽飲料3元,100元最多能買多少聽飲料?
②在一次地震中,有災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發一頂帳篷,最少要準備多少頂帳篷?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