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15 19:55:07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測量 教案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活動情況,經歷測量石塊體積的實驗過程,操索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
2、在實踐與操索過程中,償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驗問題。
教學重點
操索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
教學難點
償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量杯、石塊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況,引入新知
1、出示石塊
問:如何測量石塊的體積?
極書課題。
2、以小組為單位,先制高測量方案,再實實實際測量,能直接用公式嗎?
不能怎么辦?
三、進行實驗
1、將石塊取入盛有一高水的長方體容器里,測量出容器的底面長、寬和小面高分別是多少/
2、放入石塊前水高約18cm,放入石塊后水面高30cm。石塊的體積是多少?
學生觀察石塊
想一想,如何測量石塊的體積。
學生動手測量
水面高、底面長、寬分別是多少?
(老師測量的讓學生量出來)
學生口算出水面升高了12cm.
生:底面積乘高是石塊的體積。
并且列式計算
學生可以做實驗,也可以由老師做,學生觀察,并說如何測量出石塊的體積的第二種方法。
創設情景
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
引志學生操索與體會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的方法。
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制高測量方案,并進行實驗測量。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師板書:
20×10×12=2400(cm3)
=2.4(dm3)
3、將石塊放入盛滿水的容器里。
三、試一試
1、在一個長方體容囂里,測量一個蘋果的體積。
2、測量一粒黃正折體體積
學生根據題中的二倍用“底面積×高”的方法計算。
放入石塊前,容囂里的水是滿的,放入石堠后,溢出的水在水槽中,倒入量西湖里,有多少這亳升,就是石塊的體積。
通過兩個實驗,使學生明白把不規則的石塊體積轉化成了測量計算水的體積的方法不只一種,讓學生運用在操索活動中得到測量的方法。
板書設計:
有趣的測量
小實驗:測量石塊的體積:小面高:30cm
底面長:20cm、寬10cm、高18cm30-18=12cm
底面積×高=體積200×12=2400(cm3)
20×10×18=3600(cm3)=2.4(dm3)
教學反思: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