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課件 > 小學數學教學課件 > 二年級數學下冊課件 > 正文
2009-09-07 13:24:34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教學計劃 數學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二年級兩個班共有學生66人,二(1)班32人,二(2)班34人。兩班學生整體素質基本良好,學風正,學習氣氛較濃厚。其中有一多半學生的學習習慣好,反應靈活,學習扎實,書寫規范,成績優秀。但由于現在的學生多是獨生子女而且家境較富裕,家長對孩子的各種要求盡量滿足,多嬌慣、少鍛煉,致使一些學生的做事習慣、學習習慣等有所欠缺,造成他們學習不扎實,不嚴謹,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遇到難題不愿主動積極動腦思考,要么放棄不做,要么等待老師講解。還有一少部分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差一些,理解能力低,學習吃力,在課堂上不能完全接受,需要課下補課。這所有學生中,差異很大,接受能力強的需要更好的培養,學習困難的學生需要補差,其他的學生需要學習能力的培養,所以,這學期的教學任務很艱巨。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我們仍然采用了兩種教材,數學書(冀教版)和新數學讀本(杭州版)以及思維訓練。兩種教材各有所長,知識的安排有交叉,冀教版數學書的知識安排貼近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杭州版課本既注重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而且更注重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課本的每一單元中,都有預設的情景,鍛煉學生能發現問題并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但有的章節知識的切入點難度偏大,學與練的結合不夠密切,知識量也大,并且每個章節后面都安排了“應用與探索”或“選擇題”供學有余力的學生進一步思考和學習,讓優者更優。
兩本書的主要內容為:萬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這是讀寫多位數的基礎,掌握了每一級的讀寫法則,再學習萬以上的數,學生就可以遷移類推學習;另一個重點內容是萬以內數的加減法計算,這一內容不僅是進一步學習口算和筆算加減法的基礎,而且是進一步學習多位數乘除法的基礎。第三個重點是混合運算和兩步計算的應用題,這是教學復合應用題的開始,是以后學習解答復雜應用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基礎。在量的計量方面,初步建立重量的概念,認識克、千克;在時間的計算方面,認識常用的三個時間單位:時、分、秒,并能夠計算經過的一段時間;另外還有方向的認識,會設計行走路線;知道什么是對稱圖形,會自己做拼圖;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在計算上,會通過估算判斷自己計算大致正確。
三、教學目的和要求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知道1時=60分 1分=60秒,初步建立時間觀念,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好習慣。
2、使學生初步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3、使學生會分步(或列綜合算式)解答比較容易的兩步計算應用題(含三個已知條件)
4、能獨立快速說出空間的方向和平面上的方位,會根據平面圖設計行走路線。
5、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并能辨別出物體的三視圖,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6、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百”、“千”、“萬”,知道相鄰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會讀寫萬以內的數,會比較大小。
7、認識重量單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8、使學生比較熟練地口算兩位數加減法和幾百幾十加減整百、數十的數。
9、使學生掌握萬以內數加減法的筆算法則,會計算、會驗算,培養學生自覺驗算的好習慣。
10、能估算出三、四位數加減法的大約得數,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了解估算的用處。
四、教學方法和措施
1、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首先獨立思考,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老師只在適當的時機進行點撥,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2、在練習中,讓學生安靜的獨立完成,使學生從小養成獨立解決問題的好習慣。
3、把握好教材各知識點間的聯系,在教學中利用適當時機,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盡早形成數學知識體系。
4、在計算能力上,不只提高計算速度,更要提高計算準確率,通過認真做題和細心檢查爭取達到“會做的就要做對”。
5、應用題方面,讓學生學會分析題目,掌握分析的方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6、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比如開展小組競賽、獎勵優秀等措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競爭意識。
7、教學中,堅持對學生進行各方面好習慣的養成教育和培養。
8、根據學生的個別情況進行培優和補差。
9、在教學中設置教學情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