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應明:中國的查德
來源:網絡 2009-08-28 09:51:53

四川大學望江校區竹林村宿舍里,記者見到了被數學界譽為“中國的查德”的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院士劉應明。這位曾夢想成為一名作家的數學家,在貧困中奮發,在曲折中前行,數十年孜孜不倦,見證了中國數學的與時俱進。
靠助學金完成學業
1940年10月,劉應明出生于福州市西郊小鎮洪山橋,4歲走進住家隔壁學堂,學習成績優秀,并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13歲時,劉應明以優異成績考入百年老校——福州一中,他和同學一起組織興趣小組,參加《數學通訊》等刊物的問題征解。他對語文也情有獨鐘,因作文寫得好,中學時一直是班里的語文科代表,他曾夢想成為一名作家,但最終選擇了數學。1957年,劉應明考入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因為家中拿不出學費,從初中到大學十幾年,劉應明完全是依靠人民助學金完成學業。
坎坷人生路不忘科研
1963年,劉應明考取了著名數學家、中科院院士廖山濤教授的研究生,卻被“下放”到四川大學。到川大后,他被分配到科研處做收發工作。半年后一次偶然機會,他開始給學生上數學習題課,當起了助教。后來晉升為教授,成為博導。
“文革”時期,他常常躲到空閣樓里看專業書,專長于模糊數學與拓撲學研究。根據世界著名數學家米爾洛的研究成果,劉應明深入鉆研,解決了拓撲學中有名的“懷特海德(Whitehead)難題”,但這一研究成果雖然通過學術審查,卻因開不出政審證明沒能得到發表。這一成果在沉睡了近15年之后終于問世,并奠定了劉應明的學術地位。
1982年,法國政府邀請他赴巴黎、里昂等地講學。這是劉應明第一次出國,成為改革開放后第一位在里昂講學的中國人。一位法國頗有聲望的教授希望他能留下來,劉應明婉言謝絕了,“我要回到我的祖國”。
患癌癥樂觀面對
1965年,劉應明在川大福州人聚會上認識了夫人吳玉群。吳玉群是四川人,從小跟隨父母在福州長大,1964年考入川大化學系。當時劉應明是被批判的對象,他不想給吳玉群帶來麻煩,但吳玉群卻執著地與其交往。1973年,兩人正式結為夫妻;楹,妻子在雅安縣草壩鄉教書,兩人一直過著聚少離多的日子。1975年,劉應明去探親,一個傍晚在妻子學校附近的田埂散步,突然靈光一閃,思索多日的難題終于有了頭緒。他隨后完成了一篇2萬余字的論文《不分明拓撲學》。至今,這篇論文的引用數量已達300多次。
2003年2月,劉應明被診斷為結腸癌,他坦然接受治療,如今身體狀況漸漸好起來。目前,就職于花旗銀行、已在美國安家的女兒劉若亞特意帶兩個孩子回國看望父母。女兒曾在美國亞伯翰大學拿到應用數學和統計兩個專業雙碩士文憑。
“生活離不開模糊學,完全的精確需要太大代價,是不可能實現的。”劉應明說。
劉應明簡歷:
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家、教授、博導,四川大學原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兼教科文衛副主任委員、四川省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等,現任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曾攻克了拓撲學中有名的“懷特海德難題”,榮獲國際模糊數學領域的最高獎項——“FuzzyFellow”獎,是中國首位獲此殊榮的科學家。完成與模糊信息處理有關的國家“863”、“973”課題及國家基金重大項目,推動我國模糊技術產業化,被譽為“中國的查德(模糊數學奠基人)”。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