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8-24 11:03:21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教案 語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讀懂課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領會既要敢于抗爭,也要學會退讓的道理。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復習引入
學生介紹山谷中的謎和揭開謎底的人。
二、速讀全文
1、示:這次旅行,我不僅,而且。
2、設疑:他們怎么會從雪松身上得到這個啟示?“彎曲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為了生存和更好地發展”是什么意思?
劃出文中寫啟示的句子,再練說。(可引用另一位旅行者的話或文末的句子)
以旅行者的口吻練說旅行收獲,直奔學習重點。
三、自讀第3自然段
自讀第3自然段
自主感悟。
四、組織交流
1、教師隨機引導。
示句:就這樣,反復地積,反復地彎,反復地落,反復地彈......不論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終完好無損。
指導聯系上文理解“積”、“彎”、“落”、“彈”的景象和“完好無損”的意思。
(3)現在我們是不是有了就是旅行者的感覺了,看到了這樣的景象,此時你有什么感受?想說什么話嗎?。
。4)能通過朗讀把我們心中的敬佩、贊美送給雪松嗎?
3、引導學生先聯系雪松談談,再結合生活實際推而廣之。
學生自由交流讀后感受、理解,
學生自由交流想象到的景象,教師引導緊扣關鍵詞句感悟、品味。
邊朗讀邊想象雪松彎曲、反彈的情景,在評議時引導理解“反復”、省略號和“始終”表達的含義,練讀句子。
說說感受
練習朗讀
再讀啟示,談談自己的理解。
感受雪松智者、強者形象,理解啟示的含義。
讀書要邊讀邊想象,腦子里要浮現文字描繪的景象,這就把書讀懂了,讀活了。學生再讀,邊讀邊想象。
五、質疑
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后,有什么收獲嗎?還有什么疑問?
作業布置
1、摘抄描寫雪松與大雪抗爭和旅行者得到的啟示的句子。
2、聯系生活實際,寫出對“彎曲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為了生存和更好地發展”這句話的理解。
3、有興趣的同學可寫一篇讀后感。
板書設計
謎 西坡東坡
長滿......只有雪松其他樹
謎底雪小枝丫富有彈性被壓斷
反復地積彎落彈完好無損
彎曲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為了生存和更好的發展
教學反思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