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8-22 23:31:01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教案 語文
教材分析
一、背景知識
1.課文選自老舍訪問內蒙游記《內蒙風光》。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興安嶺的美麗風光,抒寫了自己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并由景展開聯想,贊美了大興安嶺在祖國經濟建設和政治穩定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全文先總起,后分述,可分為兩大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我”初入大興安嶺的總印象。第二段(第2-7自然段)先從“嶺”、“林”、“花”這3個方面分述“所見”(寫景),再從大興安嶺與祖國建設與國家強盛這兩方面分述“所思”(聯想),從而具體表現了大興安嶺的美麗風光和巨大貢獻。本文語言質樸,凝練,親切,自然。寫景,其景歷歷如繪;抒情,其情真切感人。
2.本課應著重指導學生學習根據表達需要選擇句式,增強表達效果的方法,以落實本單元閱讀重點訓練目標。
3.課文三次重復出現的“親切、舒服”都與本文中心前,又有各自不同的內涵,它體現了作者隨著對大興安嶺認識的逐步深化情感發展的歷程,應啟發學生正確理解。
二、教學目標
1.懂得同一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來表達,寫作時應選擇適當的句式突出句意,以增強表達效果。能通過比較,認識有關句子的句式特點和表達作用。
2.學會本課3個生字,理解11個詞語,能說出“疾馳”“盛氣凌人”、“目之所及”“興國安邦”等帶點字在詞語中的意思。
3.了解大興安嶺的美麗風光,理解作者的聯想,認識林海對“興國安邦”的重大意義,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聽寫課文第2、4自然段。
三、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習根據表達需要選擇句式,增加表達效果的方法,以落實本單元閱讀重點訓練目標。
難點:正確理解課文三次重復出現的“親切、舒服”的含義和作用。
教案實例
一、教學準備:錄音、燈片、中國地形圖。
二、教學時間:3課時。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單元提示”。
2.學習生字新詞。
3.初讀課文,了解本文結構特點及大意。
4.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二)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1)出示課題。
(2)讀課本第86頁的注釋,明白作者是老舍。
(3)出示中國地形圖,簡介大興安嶺位置。
2.初讀課文。
(1)聽錄音,思考:本文主要寫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討論,交流。
(3)默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4)檢查自學情況。
①讀詞語。
②讀準帶點的字:
jíqiàokōngxīng
疾馳俏麗空洞興國安邦
③注意字形:
盛氣凌人:是兩點水旁()。
椽柱:書空右上部分()。
④解釋詞語中帶點字的意思。
疾馳:快,迅速。
盛氣凌人:欺凌,侵犯,欺壓。
目之所及:到,達到。
興國安邦:國家。
(5)指導給課文分段。
①課文哪一部分寫景?主要從哪幾方面寫景?哪一部分是聯想?
②說說本文的結構特點。(總分式)。
③給課文分段。
3.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作者去大興安嶺之前和去了之后,對大興安嶺的印象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轉變?(眼見,腳落,手摸,深入林中觀察的結果。)
4.布置作業。
(1)完成作業本第1、2題。
(2)朗讀課文。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