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27 12:23:47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蘇教版 數學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3頁的例2,“練一練”和練習十三的第4、5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圖像上點所表示的實際意義,即每個點都表示路程和時間的一組相對應的數值。
2、借助直觀的圖像,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成正比例量的變化規律,初步體會正比例圖像的實際應用,為今后學習函數及函數圖像等知識打下一定的基礎。
3、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
重點難點: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2
1、出示例1的表格和已標出縱軸、橫軸以及相關信息的方格圖。
2、師先示范描點(一兩個),生按照要求描出表中的其他點。
3、引導學生觀察這些點的排布規律,用直線連接。
4、根據圖像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的A點表示1小時行80千米,B點表示5小時行400千米,其他點呢?
(2)圖中所描的點在一條直線上嗎?
(3)根據圖像判斷,這輛汽車2.5小時行駛多少千米?行駛440千米需要多少小時?
5、對剛才的第(3)個小問題進行指導。(師邊演示邊講解)
(1)先在縱軸上找到表示2.5小時的點,并從這點起作縱軸的平行線,與已知圖像相交與疑點。
(2)再從交點起作橫軸的平行線,與縱軸相交得到一點。
(3)最后依據與縱軸的交點進行估計。
(4)行駛440千米讓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二、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
(1)根據表中數據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
(2)用描點法畫出表中兩種量的正比例圖像。
(3)利用圖像進行估計,體會正比例圖像的意義和作用。
2、練習十三第4、5題
第4題的第(1)題,學生可以根據圖像的特點來說明判斷理由,也可以從圖像上選取幾個點,根據這些點所表示的路程與時間分別求出比值,再作判斷。
第4題的第(2)題,要求學生根據圖像進行估計,答案有些出入是允許的。
第5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在通過組織交流幫他們進一步明確方法,加深認識。還可以讓學生再提出一些類似的問題,并進行解答。
三、全課小結
四、作業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