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27 10:00:43 下載試卷 標簽:圖形 六年級 蘇教版 測量 數學
復習內容:
第103頁的“整理與反思”,第103頁和第104頁的“練習與實踐”第1-5題及思考題。
復習目標:
1.通過復習,進一步掌握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圓錐的特征及其相互關系的認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2.在系統復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與同學合作交流以及獲取知識的樂趣,增進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光盤及長、正方體和圓柱、圓錐的教具。
學生準備學具——6個小正方體。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前幾節課,我們復習了平面圖形的有關知識,從今天開始,復習立體圖形的知識。(板書課題:立體圖形的特征)
二、復習立體圖形的基本特征
提問:我們學習過哪些立體圖形?
出示立體圖形,分別說一說每個立體圖形的名稱及各部分的名稱。(板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
它們有什么特征呢?
1.復習長、正方體的特征。
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具:
(1)學生四人一組一起回憶。
。2)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填寫 。
長方體
正方體
6個面都是長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ㄒ部赡苡2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6個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12條棱,相對的棱的長度相等。
棱長總和=(長+寬+高)×4
12條棱長度都相等。
棱長總和=棱長×12
長方體的棱有3組,每組的4條棱長度相等。
相交于同一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分別叫做長、寬、高。
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正方體每條棱的長叫做棱長。
教師小結:因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棱、定點數相等,只是正方體的棱長都相等,所以正方體可以說成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它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可以用集合圖表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板書集合圖)
2.復習圓柱和圓錐的特征。
出示圓柱和圓錐的教具:
。1)學生討論圓柱體和圓錐體有什么特征?
(2)分別從底面、側面和高幾方面進行總結。
圓 柱
圓 錐
有上下完全相同的圓形底面。
有一個頂點,一個底面,底面是個圓。
有一個側面,是曲面,沿著一條高剪開,展開后是個長方形(或正方形)。
有一個側面,是一個曲面。
兩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有無數條高。
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叫做高,高只有一條。
三、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圓錐的上面、正面和側面圖。
1.學生從正面、上面和側面分別觀察這幾種形狀的物體。
2.學生嘗試把看到的圖形畫下來。
3.師生共同交流。
4.完成練習與實踐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可提醒學生根據這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圖形,先擺出或畫出這個長方體,再根據擺出的形體判斷從左面看到的圖形。
四、綜合練習
1.做“練習與實踐”第1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讓學生說出另外三個面在展開圖中的位置。
2.做“練習與實踐”第2、3題。
第2題著重讓學生自己動手剪一剪、折一折。
第3題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做、轉一轉,從而根據長方體的長和寬推想相應圓柱的底面直徑和高。由三角形的底和高推想相應的圓錐的底面周長和高。
3. 做“練習與實踐”第5題。
學生拿出學具盒中的小正方體動手擺一擺、看一看,教師還可以請學生畫出從前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圖形。
4.完成第104頁的思考題。
五、全課總結
學生同桌之間交流本節課復習內容,評價自己的復習情況。
補充練習:
一、填空。
1.用同樣大小的小正方體,拼成一個較大的正方體,最少要( )塊。
2.吧24塊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拼成的長方體的長、寬、高可能是( )或( )或( )------
3.一個直角三角尺的兩條直角邊分別為a、b,以a為軸旋轉一周,在你眼前出現一個( ),a是它的( ),b是它的( )。
4.一個長方體的棱長總和是48厘米,長、寬、高的比是3;2:1,這個長方體的長是( ),寬是( ),高是( )。
說明:其他補充練習見“共享空間”。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