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24 16:13:43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蘇教版 數學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4頁例3及“練一練”,練習十六第5-9題。
教學目標:
1、學會用分數乘法和減法解決一些稍復雜的實際問題,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策略,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2、在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解決一些稍復雜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體會數學知識和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價值,從而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學會用分數乘法和減法解決一些稍復雜的實際問題,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策略,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對策:
借助畫線段圖和分析數量關系來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鼓勵學生要積極交流自己的思考過程,真正理解數量關系后再列式解答。
教學準備:
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林陽小學去年有24個班級,今年的班級數比去年增加了1/4。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個班級?
學生讀題后獨立解答,指名學生說說“今年的班級數比去年增加了1/4”的含義及解題思路。
如果把問題改成:“今年一共有多少個班級?”就成了今天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新內容了。
二、教學新知
1、教學例3
林陽小學去年有24個班級,今年的班級數比去年增加了1/4。今年一共有多少個班級?
。1)比較復習題與例3 的不同。
問題不同:復習題要求“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個班級?”而例3要求“今年一共有多少個班級?”
。2)說說“今年的班級數比去年增加了1/4”的含義。
1/4是哪兩個量比較的結果?這兩個量比時把哪個量看作單位“1”? 單位“1”的1/4是哪個量?
(3)讓學生在線段圖上表示出今年班級的數量。
。4)要求“今年一共有多少個班級?”可以先算什么?并列出綜合算式。
板書:24+24×1/4,說說24×1/4的含義,獨立解答。(板書:先求今年增加的班級數,再求今年的班級總數)
。5)想一想,還可以怎樣計算?
板書:24 ×(1+1/4),說說(1+1/4)的含義。(板書:先求今年的班級總數是去年的幾分之幾,再求今年的班級總數)
。6)小結:解答這類稍復雜的實際問題的方法是怎樣的?(板書課題)
2、做“練一練”的第1題。
學生讀題后,先找出題中的關鍵句,分析題中“2/3”的含義,然后和同桌說一說可以怎樣想,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再獨立解答。
3、做“練一練”第2題。
學生獨立思考并列式解答,教師及時巡視學生練習情況,如學生有困難啟發他們畫圖幫助思考。
指名學生解答,教師結合學生板演情況進行講評,并請學生比較這兩題的解法,溝通其內在聯系。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十六的第7題。
獨立完成,可以先畫圖思考,再列式解答。
2、做練習十六的第8題。
讓學生先畫線段圖表示兩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再根據線段圖說說這兩小題中的數量關系有什么不同,最后再列式解答。
比較兩題的解法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4、做練習十六的第9題。
先讓學生適當整理題中的條件和問題,再引導學生根據需要解決的問題選擇合適的條件解答相應的問題。
比較兩題的解法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四、全課小結,揭示課題。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在解題時要注意什么?
五、課堂作業
做練習十六的第6、7、8、9題。
課前思考:
例3是已知去年班級數,以及今年的班級數比去年增加了幾分之幾,求今年班級數的實際問題。這是兩個相對獨立的數量關系之間進行比較的問題,要用到兩條線段才能清楚的反映出他們的關系。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要正確理解今年的班級數與去年班級數的關系,并明確:要求今年的班級數,可以先算出今年增加了幾個班。為此教材先呈現了一條表示該校去年班級數的線段,并啟發學生根據:“今年比去年增加了1/4”這一已知條件,畫出表示今年班級數的線段。通過這樣的操作使兩年班級數的關系更加清晰,也利于學生認識到:要求今年班級數,可以先求出今年增加了幾個班。
與例1一樣,也不要求學生列形如:a×(1+n/m)的式子去解決問題,也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算法。
課前思考:
與潘老師的感觸一樣,對這題的處理,只要求學生理解掌握教材上介紹的方法,而沒有著重介紹第二種方法,如果有學生提出,那么教師可以肯定這樣的做法,但不推廣成普遍要求。原因是:例題2中,根據“男生占全班人數的5/9”轉化成“女生占全班人數的(1-5/9)”學生還是可以理解的,但根據“今年班級數比去年增加了1/4”轉化成“今年的班級數是去年的(1+1/4)”,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
在教學時,要結合具體題目,從以下幾方面提問,幫助學生理解掌握解題方法:1、為什么要分兩步計算,能只算出第一步嗎?為什么?體會一步與兩步的區別。2、為什么在計算第一步時都用乘法計算?體會單位“1”已知與未知的區別?3、為什么第2步有的地方用加,有的地方用減?體會要求的量是比單位“1”的量多還是少。
課后反思:
今天又是一節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課,教材上提供的例題3是已知某小學去年的班級數,以及今年的班級數比去年增加了幾分之幾,求今年的班級數的實際問題。這是兩個相對獨立的數量之間進行比較的問題,要用到兩條線段才能清楚地反映出它們之間的關系。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要正確理解今年的班級數與去年班級數之間的關系,因此,在今天的課堂上,我將教學重點放在利用畫線段圖及抓住關鍵句來分析數量關系,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如通過線段圖,學生能清晰地看到要求今年班級數,必須先求出今年比去年增加的班級數;也可以先思考今年的班級數相當于去年班級數的幾分之幾。
從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看,應該說絕大多數學生能在理解的基礎上正確解答,但也仍存在少數學生沒有真正掌握而是在機械模仿的問題。盡管課堂上我在請學生回答自己所列算式時一直追問學生每一步求的是什么,以此來督促學生思考問題、分析數量關系并通過分析數量關系說出自己思考的過程。下節課是相應的練習課,看來要多關注學習困難生的學習情況,看看他們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難,又該如何解決。
課后反思:
這課內容的知識點其實在第3單元學習分數乘法應用題時,我已將它與原來的一步計算的問題進行過比較。記得當時有這樣的訓練題:將數量關系補充完整,例:10月份用水量比9月份節約1/5,9月份用水量乘1/5=( ),當時有學生在括號里填(10月份的用水量);再比如,根據條件將問題補充完整,例:男生有20人,女生比男生多1/4,( )?,當時也有學生將問題補成:女生有多少人? 當時針對這兩種情況我已經進行了比較,學生已初步接觸了這單元例題3的類型,所以在學習新授之前,我在周四讓學生先嘗試將補充習題上的題目當成回家作業獨立完成,從完成的情況看,除3個學生有些困難外,其他學生都能正確解答。
等周五通過課堂學習后,再讓學生檢查回家作業情況,發現有錯誤的地方自己糾正。
這樣的教學效率很高,感覺不錯!
課后反思:
分數應用題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大難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引導學生正確分析、解答分數應用題,對于鞏固和提高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技巧和能力都有積極的意義。
學好分數應用題,將使學生開闊視野,拓寬思路,既能熟悉和掌握各種類型分數應用題的內容、特點、數量關系和解答方法,也能提高解答各類復雜分數應用題的應變能力。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