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學區房,值不值得我們去投資?
來源:文新傳媒 文章作者:熊丙奇 2009-07-21 09:13:34

據央視《經濟半小時》調查,最近兩個月,北京的學區房竟然每個月上漲1500元左右。而這種現象并非北京市所獨有,在南京,目前的學區房價格是十年前的三倍還多。
學區房這一概念,早在多年前就存在。所謂學區房,就是辦學質量高的重點、名牌小學對口入學區域內的房產。由于戶籍在這一區域內的孩子可以就近免試進入好的學校,因此成為一些家庭置換或者新購買住房的首選。為了滿足這些家庭這種“教育購房”的需要,一些地方的房屋中介公司,還專門編寫當地的重點小學地圖與學區房購買手冊。
在商言商,房地產商、房屋中介公司大打“學區牌”,推高學區房價,而有眾多家庭依舊購房,可謂“一個愿打一個愿挨”。近年來,輿論一直呼吁家庭理性對待孩子的擇校,要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綜合分析自己的工作因素和孩子的求學因素,再決定是否購買學區房,不要為了讓孩子上一個好學校,就花大筆資金購買學區房,甚至寧愿住得差一些、自己上班遠一些。但很顯然,一心想為孩子找一個更好的學校的家庭,很難聽進這種意見。
家長的這種選擇,其實可以理解。一方面,購學區房可以給孩子更好的成才環境,這是所有父母都期望的,有人甚至將這種行為,與“孟母三遷”相提并論。另一方面,購買學區房也不失為一種投資行為,在家長們看來,只要重點小學、名牌小學不搬走、繼續存在,就近入學的政策不調整,那么,學區房的升值空間將十分巨大,當孩子小學畢業之后,完全可以把升值多倍的房子再賣出去。也就是說,買學區房,成了教育和房產雙投資。
我的一位朋友,今年孩子剛兩歲,他就已經在四處看房,打探各區的小學入學政策,準備挑選一處學區房。他給我說的理由,就是上述投資理念。
受如此理念影響,學區房熱潮實難消退。而所謂雙投資理念,實際上成為更多老百姓的雙重負擔:購房負擔——正好在學區內工作的人,完全有可能因房價過高而只能異地購房,甚至買不起房;教育負擔——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只能任自己的孩子處于不公平的教育環境,而勉強加入購買學區房隊伍的家庭則可能背上沉重的經濟壓力。
在筆者看來,要讓家長理性,熱潮消退,減輕更多家庭的雙重負擔,關鍵還在于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之所以存在學區房的概念,主要在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各中小學辦學質量存在嚴重差異,政府出臺的嚴禁擇校、就近入學的義務教育政策,在中小學辦學質量存在巨大差異的現實面前失效,各種擇校行為屢禁不止——有權的家庭可通過權力走通擇校之路,有經濟實力的家庭舉家搬遷到學區之內更是合情合理合法之舉。政府總不至于出臺禁令,不準家庭在城市內遷移,規定遷移之后戶籍滿若干年才可在當地入學吧?
其實,2006年新修訂頒布的《義務教育法》已將推進教育公平作為重點,明確規定了政府所應承擔的均衡義務教育發展的責任。學區房的存在以及學區房熱潮,恰恰表明政府未能履行法律規定的責任。
筆者希望,學區房熱銷,不是個別地方政府不愿加大教育經費投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一方面原因。果真如此的話,只要政府增大教育投入、改革教育資源配置模式就能逐步推進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格局,將在各種利益因素左右下,遙遙無期。
查看更多:http://m.xmglf.cn/200907/4a63c69f0c2c8.shtml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