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2 19:05:31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環境 語文
(板塊一)欣賞西湖風光片
評點:兒童的世界和文本的世界并不是一回事。要讓學生走進文本,真正和文本對話,就要將學生的生活世界和文本世界溝通,喚醒兒童已有的情緒記憶。王老師這精心剪接安排的西湖風光片的欣賞,經濟實惠。絢麗的多媒體沖擊,讓沒有生命的文字語言變成誘人而又親切美好的視覺形象,激活了美好的情緒記憶。這一招點燃了學生情感噴吐和語言表達的熱情與暢達。
師:我發現有的同學的眼睛發亮了,有的同學的嘴巴張大了,有話想說嗎?
生1:西湖是一片綠色的,有翠綠、青綠、淡綠、濃綠,有些綠得發黑,有些綠得發藍,十分美麗。
生2:我看到這些圖片,領略到一個綠字,連湖水都是碧綠碧綠的,使我心曠神怡。
生3:我看到大路兩旁古木參天,蒼翠欲滴,大樹散發新鮮的空氣。
生4:我看到西湖是綠的世界,一眼望過去,山上、地上到處都是綠的。
(板塊二)追尋“綠”的蹤跡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關于與“綠”有關的課文,它是現代女作家宗璞寫的《綠》,這是她第四次游覽杭州西湖后寫下的隨筆,我們和她一起去西子湖畔領略那神奇的綠!請打開書本,找一找作家的蹤跡,看看她領略了西子湖畔的哪幾處綠?請快速地讀。
生回答(板書:靈隱、花港)
師:請選擇你最想去的一個景點,用你最喜歡的讀書方式(可以默讀,也可以小聲讀,還可以放開聲音讀),細細品讀。你悟到的是怎樣的綠?從哪些詞句中感悟到的。(生自學約5分鐘)
評點:讀是語文教學最古老最基本同時又是最實在的教學手段。讀是任何有價值的感悟,學生真情醞釀和噴發的基礎。讀,不僅是手段,還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的。沒有自由的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讀和品,是不會有真切深入的感悟和體驗,學生進不了文本,和文本對話、獨特感悟均成了緣木求魚。
王老師這里的五分鐘左右的讀書安排實在是本堂課成功的重要基礎,我很欣賞。《綠》的兩個景點,選擇一處讀,五分鐘時間學生至少可以有滋有味地讀4遍。這樣落實的讀是“因”,后面獨特的個性化感悟是“果”。那種急急匆匆地閃現教師的設計思路,舍不得化時間讓學生充分經歷悟讀的過程,只想把時間讓給優等生演戲展現精彩,贏得聽課領導老師的喝彩。這樣釜底抽薪式的教學會讓同行真心認同嗎?
(板塊三)感悟靈隱的“綠”之韻味
師:讓我們把自己獨特的感悟說出來、讀出來,與大家共同分享吧!
生1:我走到了靈隱,發現那兒的綠是五彩繽紛的。我是從“有點綠有的綠得發黑;有的綠得發藍”看出的。
師:對這句話有補充嗎?
生2:我覺得那兒的綠是整片整片的,古木參天,有些綠到石頭縫里。
師:說得好,剛才那位同學說這里五彩繽紛,你同意嗎?
生:同意。
師:為什么?
生:有綠的,有黑的,有藍的,還有一些翠綠的,深綠的,淺綠的。
師:那只能說是綠的色彩——(生:多),對,你能不能讀一讀?(生讀)
師:你讀出了綠的韻味。對這句話還有想說的嗎?
生3:我覺得飛來峰上的綠色,滿山遍野全是綠色,還綠到了石頭縫里。
師:請你讀一讀好嗎?(生讀)
師:你把我們帶進了滿目蔥綠的靈隱,讀得太好了!誰還想像他一樣再來讀讀?(生讀)
師:你把我們帶進了一片神奇的綠色世界。讓我們一齊來讀。(生齊讀)
師:多么神奇、多么可愛的綠呀!同學們,你還感受到了怎樣的綠?
生4:我來到了花港。
師:對靈隱的綠還有補充嗎?
生5:我感受到了靈隱的綠是涼爽的綠,因為“在冷泉亭里坐一會兒,直覺得渾身涼絲絲的,心曠神怡。亭腳下溪水叮叮咚咚,流到平坦處,溪水是碧澄澄的;溪水流得急了,水花像飛珠滾玉一樣,在一片綠色之上顯得格外好看。”
師:你是感覺到那是一種涼爽的綠,很好!
生:我覺得那是一種透明的綠,我從“亭腳下溪水叮叮咚咚,流到平坦處,溪水是碧澄澄的;”因為我覺得水是透明的,又是碧綠的。
師:說得多好!
生:我對XX的有補充,這些綠加起來倒映在小溪里,就好像組成了一幅山水畫,很逼真、很有活力,讓人覺得朝氣蓬勃。
師:你說得這么好,能不能讀得也那么好呢?(生讀)
師:你讀得太好了,誰還想讀?舉手的同學請你站起來讀吧!其它的同學邊聽邊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聽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滴滴的水珠在溪面上跳了起來,好像一條條活蹦亂跳的小魚。
生:我仿佛來到仙境,心曠神怡。
生1:我感覺四周都是綠的,樹木是綠的,青苔是綠的,那兒的各種顏色都是綠的
生2:我感到水珠在我身邊舞蹈,我感到目不暇接;
生3:我感到滿山遍野的綠像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在舞蹈,仿佛他們在歌唱。
四周的青苔也非常美麗,
生:我仿佛聽到
師:你真會讀書啊,不僅用眼睛看到了綠,用皮膚感覺到了綠,用耳朵聽到了綠,用心感悟到了綠。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融入這美妙的意境中吧!(齊讀)
師:多美的綠呀,還有要補充的的嗎?
生:我從“雨中道路兩旁古木參天,蒼翠欲滴,似乎飄著的雨絲兒也是綠的。”
感到雨絲的柔和舒適。
生:雨絲兒也是綠的,這是一種柔和的綠
生:雨絲兒柔柔的,細細的,飄到身上,給人的感覺很舒服,所以說這里的綠是非常溫暖的。
是:你們有疑問媽?(生搖頭)我有疑問,雨絲兒為什么是綠的?(出示課件:雨中的林蔭路)
生:雨絲兒是透明的,樹木非常綠,雨絲兒組成了一片綠色的幕布。
師:對呀,這說明了——這里的綠啊,濃郁得都快滴下來了。請你讀讀這句話。(生讀)你讀出了綠的韻味,誰再來讀讀?(生再讀)
師:雨絲兒是綠的,連我們的心仿佛也被感染得成綠色的了。(生齊讀)
師:作者去游靈隱的時候是六月份,此時的靈隱,沒有花,沒有雪,沒有春光,也沒有秋意,但是那濃郁的綠啊,同樣令人迷醉。讓我們一起和著音樂,溶入靈隱這滿目的令人心曠神怡的綠色之中吧。(配樂齊讀)
師:同學們,你能用一分鐘時間把你最喜歡的一句、兩句話背下來嗎?(生背、指名背誦、自己背給自己聽)
評點:這是本堂課的一個重要片斷,到處閃爍師生激情和智慧的光彩。充分的讀書成果的呈現和深化,師生和伙伴積極的評價互動,是課堂動態生成的智慧共享,是學生主動發展語言的實踐契機。
課堂上學生精彩的感悟體驗源于文本的品讀,源于主動學習的情感,也得益于王老師對文本的悉心鉆研,對學生個性化感悟的尊重與引導。這樣的美文,教師課前讀十來遍,自己先讀出感情、讀出滋味,才會預設孩子們有許多種對西湖綠的贊美。有了此,上課才會胸有成竹地等待,才會不動聲色地自然地或接話引領,或由說到讀乃至背誦,改變方式強化體驗。讓學生的感悟促進文本的朗讀抒情,語言積累;又將品讀涵詠中激活的情感回饋與文本。這樣的訓練引導好。
(板塊四)感悟花港的“綠”之韻味
師:老師建議課后將全文都記在腦海里。靈隱的綠,他蒼翠欲滴,他多姿多彩,他清涼悅耳,讓我們深深地陶醉。當我們來到花港觀魚時,你又感受到一種怎樣與眾不同的綠?
生:在花港觀魚,我感受到那是一種千姿百態而又充滿生機的綠。
生:我從“那是滿池的新荷,圓圓的綠葉,或婷婷立在水上,或宛轉*在水面,只覺得一種蓬勃的生機,跳躍滿池。“感受到蓬勃的生機。
生朗讀
師:有一點兒生機了,誰讀出蓬勃的生機?(生讀、再讀)
師:有沒有感受到那蓬勃的生機?(生答:有)讓我們一起感受吧!
師:繼續說你在花港感受到怎樣的綠?
生:我還感受到一種嬌嫩的綠。(非常有感情地讀:我最愛看初春的楊柳嫩枝,那樣鮮,那樣亮,柳枝兒一擺,似乎蹬著腳告訴你,春天來了。)
生:我感受到了跳躍的綠、活潑的綠
生:我感受到了新鮮的綠
生:我還從這句話感受到一種充滿希望的綠。
師:你來讀一讀好嗎?(生讀)
師:多么充滿希望的綠啊!
生:我還看出這是富有活力的綠。“你看,柳枝兒一擺,似乎蹬著腳告訴你:春天來了。”
生:我對XX的有補充,風一吹,柳枝兒一擺,這個綠就會動了,飄來飄去,所以說這是一種美麗的綠。
師:難怪作者說,綠色,是——(生接:生命的顏色)
師:是啊,多美呀,讓我們一起感受花港那充滿生機、充滿希望、富有生命力的綠吧!(配樂朗讀)
(板塊五)收藏西湖的各處之“綠”
師:靈隱的滿目是綠,花港的生命之綠,已經溢滿了我們的心,西湖的綠呀,無處不在,請看作家的另一段文字(大屏幕出示:西湖勝景很多,各處有不同的好處,即便一個綠色,也各有不同。黃龍洞綠得幽,屏風山綠得野,九溪十八澗綠得閑。不能一一去說。漫步蘇堤,兩邊都是湖水,遠水如煙,近水著了微雨,也泛起一層銀灰的顏色。走著走著,忽見路旁的樹十分古怪,一棵棵樹身雖然離得較遠,卻給人一種莽莽蒼蒼的感覺,似乎是從樹梢一直綠到了地下。走近看時,原來是樹身上布滿了綠茸茸的青苔,那樣鮮嫩,那樣可愛,使得綠蔭蔭的蘇堤,更加綠了幾分。有的青苔,形狀也很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樹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來,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綠山水。這種綠苔,給我的印象是堅忍不拔,不知當初蘇公對它們印象怎樣。)請坐在前面的學生讀。
根據學生課堂學習的實際,恰當地鏈接原文的部分章節展開屏幕閱讀,自然而有效。原本是一篇文章,趁勢切入,化時不多增效不少。
師:綠不僅在靈隱、在花港,你還在什么地方看到了綠?
生:我在黃龍洞看到了綠。
師:那是怎樣的綠呢?
生:它綠得幽。
生:我在屏風山看到了綠,它綠得野。
生:綠在九溪十八澗,它綠得閑。
生:蘇堤的綠,綠得怪。
生:蘇堤的綠,是滿目的綠。
生:蘇堤的綠,是可愛的綠、奇怪的綠。
生:蘇堤的綠是奇特的綠。
生:蘇堤的綠是充實的。
生:我認為蘇堤的綠是飽滿的綠。
生:我認為蘇堤的綠是柔和的綠。
生:我覺得蘇堤的綠千變萬化。
師:同學們,綠,難道僅僅在西湖嗎?
生:綠還在森林。
生:綠在我們的身邊。
生:綠在我們的心里。
生:綠還在一望無際的草原
師:是啊,同學們,綠色不僅在靈隱、在花港、在杭州西湖,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綠”就無處不在。你看,綠,不僅在成片的森林里,也在小小的樹葉上;綠,不僅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也在墻角的小草里;綠,不僅在明媚的春天,也在飄雪的冬日……同學們,你還在哪里看到了綠色?請拿起你手中的筆將這一份讓人感動的綠收藏起來。(欣賞圖片)
(板塊六)發現并享受身邊之“綠”
(學生分層練習)
生1:綠在一望無際的草原,綠在廣闊的森林,綠在我們的心里,在我們的身邊,到處充滿了綠。
生2:綠是生命,綠是希望,綠是生機,綠是一種美麗的顏色。
生3:綠在森林里,綠在草原上,綠在我們的身邊,那是一種空靈的綠,是一種純潔的綠。
生4:綠在桂林的漓江,那江水清澈見底,綠色的水草隨波飄動;雨中漓江更是美麗,朦朧中,綠色的山巒若隱若現,十分奇妙。
生5:綠在我們身邊,它,無處不在。綠,可以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心靈去感受。綠色,有無窮生命力,綠色,散發著活力,讓我們用心靈去感受它吧!
評點:語文素養和語言能力說到底是從語言的實際過程中掌握的。課堂教學假如滿足于部分學生在特定語言環境刺激下的絢麗的說話,而忽視甚至放棄全體學生對語言積累和運用,長此以往語文教學的效率一定是低效的。但王老師很清醒。在營造最佳的文本學習環境,最佳的學生語言運用的欲望時,適時地安排學生進行自由任選的分層練習,將文本的表達范式經過學生的自己實踐變成自己的能力。化時不多,但審美的情感升華,良好的閱讀感悟,學以致用的語言練習都融在一起,語文學習的成果如甘泉清澈動聽地流淌出來,真的不錯。
師:好,同學們,由于時間關系,我們不再一一交流。其實,只要你的眼中有綠,它就無處不在,綠色,蕩漾著我們美麗的夢想,充滿著希望和理想,讓我們的每個人的心中永遠充滿綠色,時時享受綠色帶給我們的那份美麗吧!下課!
(附)選擇作業:
同學們,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現的慧眼,“綠”就無處不在,各具特色。讓我們用眼尋找綠色,用筆收藏綠色,用心享受綠色吧!
1、我想仿寫(用一句或幾句話贊美綠):
綠在靈隱,道路兩旁,古木參天,蒼翠欲滴,似乎飄著的雨絲兒也是綠的。
綠在
2、我想創造(用一段話或一首詩贊美綠):
語文課堂教學的核心價值是什么?我認為是在安全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在文本、教師、學生和環境的互動溝通中,不斷地完善教師和學生的人格,主動地在語文素養上獲得發展。
優秀教師是學生人生和語文學習過程中真實而重要的讀本。教師的人格、情感態度價值觀是潛移默化影響學生人生的標桿;教師的思維方式和能力是長期影響學生思維發展的力量;教師的學識、語言風格和水平是學生自覺和不自覺模仿的對象。
優秀教師是學生學習生活和語文的貼心伙伴和朋友。但更應當是學生的引領者。他要主動積極引領學生,在多元文化、多元價值中,尋找主流文化和主流價值;在學習個性化表達的同時,學會求同存異,欣賞優化的答案。
優秀教師是構建安全和諧教學環境的重要建設者。他時刻關注語文課堂的學習氛圍。努力讓課堂教學氛圍和文本基調一致,讓學生情緒得到滿足,能安全學習,讓教師和文本與學生親切自然的溝通互動。在這樣的課堂,學生的主動發展才有可能。在這樣的課堂,才會有主動發展的學生,教師的人格完善與語文素養的提高也才有可能。
語文教師的人格完善和語文素養的提高,主要不是*進培訓班,也主要不是*讀理論書。最可*的是天天在和文本、學生的對話和溝通過程中的磨練。王老師的課是否可以作為我們探討課堂教學核心價值和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角色位置的一個例子?
關注課堂安全和諧的教育環境的營造,關注文本、教師、學生和整個聽課環境的良性互動和溝通,關注貫穿語文課堂教學始終的品讀、感悟、涵詠、溝通、表達與評點,是不是會比研究某一個具體的教學動作和技巧更有意義?鑒于此,向老師們討教。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