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2 08:55:54 下載試卷 標簽:閱讀 語文 語文教材 填報指導 閱讀材料
一、教材依據: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第十冊《彭德懷與他的大黑騾子》
二、設計思想:
《彭德懷與他的大黑騾子》是記敘文,講的是紅軍長征過草地時,因為斷糧,彭德懷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歡的大黑騾子和其他五頭牲口全部槍殺充饑的事,表現了彭德懷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的思想感情,贊揚了他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教學時以讀為主,悟讀交匯,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對話交流,體現語文課堂書聲朗朗、議論紛紛、情意融融的特色。力圖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基礎上找到本文的一個支點,牽動整個文本的教學,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實現“成文短交”。
三、教學目標:
1、能正確地朗讀課文,并能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會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燃眉之急、饑寒交迫”,會用“艱苦、燃眉之急”造句。
2、能用批注式閱讀方法品讀課文,在閱讀、批注的過程中了解彭德懷殺大黑騾子的原因。
3、通過品讀課文,感受彭德懷雖深愛大黑騾子,但更愛戰士們的情懷,體會他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
四、教學重點:
抓住關鍵詞句體會彭德懷愛大黑騾子的感情。
五、教學難點:
感受彭德懷雖深愛大黑騾子,但更愛戰士們的情懷。
六、教學準備:
課前搜集有關資料,多媒體。
七、教學過程:
。ㄒ唬、激趣導入:
1、同學們,上課前我們先來認識一個人,請根據出示的內容,猜猜說的是誰!
、偎且晃卉娚,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②日本人民稱他是“活菩薩”“中日友誼的使者”
、勖飨癁樗x詩: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騁。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板書:彭德懷
[本環節不是僅僅為了激發學生興趣而設計了一個猜謎活動,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對彭德懷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因為一般的人物介紹太枯燥,離學生實際又遠,這種方式學生更容易接受。]
(二)、揭示課題,初步感知課文。
1、這篇課文,就和彭德懷有關,補充課題,生齊讀。(“騾”是生字,“馬”字旁說明和馬有關,騾是馬和驢的后代。)
[無痕中滲透基礎教育,這是非常必要的。]
2、彭德懷與他的大黑騾子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故事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自由大聲朗讀課文。注意要讀準確每一個字,讀通順每一句話。
3、學生概括課文大意。
4、同學們,記得德國著名詩人歌德曾經說過:“聰明的人用兩只眼睛看書,一只眼睛看到書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文字背后蘊涵的感情,F在就請同學們帶上這樣一雙眼睛快速瀏覽課文,看看在著篇文章的背后蘊涵的是怎樣一種感情。
5、生回答:彭德懷愛他的大黑騾子,彭德懷愛他的戰士。
(三)、自主學習,精讀感悟
1、過渡:這樣一份深深的“愛”滲透在課文的字里行間,現在請同學們再次潛心默讀課文,畫出彭德懷愛大黑騾子的句子,或許他的一個動作、一句話語、一個表情都傳達了一份愛意。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從齊讀課題到現在,我一共設計了三種不同的讀書方式:自由大聲朗讀、快速瀏覽、潛心默讀,逐層遞進,讓學生帶著思考充分的朗讀課文,從而達到感知課文的目的。
另外讓學生自己帶著問題去讀課文,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效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提高學習質量。]
2、交流:彭德懷愛大黑騾子的句子。(根據回答隨機出示)
A、有時彭德懷撫摸著大黑騾子念叨著:“你太辛苦了,連一點料都吃不上。”說著,就把自己的干糧分出一些,悄悄地塞進大黑騾子的嘴里,一直看著它吃完。
。1)、生匯報,談感受。
。2)、再讀這段文字,你覺得哪些詞語特別強烈地刺激著你的神經?(生交流)
。3)、師隨機問:你曾經被“撫摸“過嗎?談談你的感受。再結合句子說說理解。
。4)、生匯報,談感受,體會家人間的親情,指導讀好這句話。
[聯系學生的親身經歷,讓學生有感而發,觸動他們的心弦,一下子就拉進了與文本的距離,理解起來也就更加容易了。]
。5)、小結:這是流淌在細微之處的愛,同學們,這就是細節!(出示:細節)世界上,最令人感動的,不是高山,不是大海,而是細節。
過渡:彭德懷對大黑騾子的愛,還流淌在哪些細節中,你們讀到了嗎?
B、彭德懷深情地望著拴在不遠處的大黑騾子,平靜地對警衛員們說……
。1)、你能把目光聚焦一下,聚到一個詞來談談你的感受嗎?
。2)“深情“包含的是一種怎樣的感情?
[抓住重點字詞來理解句子的意思,這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作為老師應該教給學生。]
。3)、不僅要讀懂意思,而且要讀懂字里行間蘊含的情,這就叫品味。(出示:品味)
。4)、練讀這句話
C、彭德懷背過臉去。
。1)、一個簡單的動作那是愛的體現。誰能用上這樣的句式來說說。
。2)、說話練習:他怎么忍心,他怎么忍心,他怎么忍心,他怎么忍心(讓學生試著說說)
[說話練習這是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一種方式,也是為學生鋪了一個階梯,幫助學生理解文本。]
D、彭德懷向著斜倒下去的大黑騾子緩緩地摘下了軍帽……
。1)、你們知道軍人在什么情況下才會“緩緩地摘下了軍帽”嗎?
。2)、生匯報,自由讀,談感受,有感情地朗讀。
E、彭德懷推開警衛員端來的一碗肉湯,發火道:“我吃不下,端開!”
(1)、肚中饑餓交迫,但面對眼前那一碗鮮美的肉湯,他卻“發火“了,他是在對誰“發火”?)
。2)理解“發火”難過到了極致,已經控制不住了,火發的越大,越能看出對大黑騾子的不舍和對戰士們深深的愛!
。3)、有感情地朗讀。
[細細品讀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寫,以“點”輻射“面”,達到了語言與精神的共生,較好地實現了“長文短教”的策略。]
。ㄋ模、感悟文章主旨:
一個動作、一句話語、一個表情都體現了彭德懷對大黑騾子的喜愛,可是它只是一頭普普通通的牲畜,為什么值得一位大將軍如此情有獨鐘呢?
1、生交流出示“這匹從江西出發就跟隨……小山似的。”
2、從這句話你讀出了什么?(生交流)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指導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從一開始就要有意識地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并逐步培養起對課文的感受、理解、欣賞的能力。]
3、那這樣以為功臣,彭德懷又這么喜歡它,為什么要殺它呢?(板書:殺)
4、生交流出示:
A、“過草地是紅軍長征途中最為艱苦的一段歷程……連野菜也找不到了。”
。1)、長征途中,茫茫草地無時無刻不在折磨著戰士門,讓我們一起去體會一下吧(播放<<過草地>>錄象)
[通過多媒體的演示,將時空一下子拉到了71年前.紅軍戰士在草地上艱難行走的畫面對學生的視覺沖擊很大。“饑寒交迫”這個詞語也以生動的圖式,植根與學生的內心深處,撥動了他們的情感之弦。]
B、“現在,草地上斷糧了……燃眉之急。”
(1)、大家理解什么叫“燃眉之急”嗎?在當時“燃眉之急”指的是什么?
。2)、生交流。
5、在這“燃眉之急”彭德懷想到了什么?你能理解他的這個決定嗎?
6、生交流,板書:更愛戰士
[因為有了前文的鋪墊,到現在問這個問題就成了水到渠成了。]
。ㄎ澹⒖偨Y: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了紅軍長征途中那一段令人難忘的歷史,透過細節,品位到彭德懷對大黑騾子的情意,更感受到那一份深深的愛。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