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1 20:39:22 下載試卷 標簽:謎語 教師 高中生活 哲理故事
推薦理由:穿插歌謠、童謠的朗讀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結合原文感受作者寫文章時的心情與感受,品味作者得到的母親那無私的愛和對母親深深的感激、懷念之情。重點抓住文章最后一段,品品、說說、讀讀,引發學生的內心感受,激起共鳴。由讀歌謠來領會描寫母親的語句,能讓學生當場將理解的內容運用到朗讀中,這樣的設計能將理解與朗讀巧妙地結合起來。對于文章的重點段落,用多讀來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朗讀和了解作用的過程中,體會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感激、懷念之情。在激發學生的情感后讓學生流露自己的真情,再次由文章到現實,讓愛與感恩永遠互通。
月光啟蒙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理解新詞的意思。聯系上下文體會“長”、“芳香”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3、通過學習課文內容,憑借語言文字地朗讀,領會“月光啟蒙”所表達的內涵。通過朗讀歌謠感受母親對生活的熱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感受濃郁的母愛,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深深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想象并領會歌謠的意義,感受母親對生活的熱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對作者產生的影響。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本課生字詞,理解新詞的意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聽過歌謠童謠嗎?歌謠是用什么方式流傳的呢?口頭相傳。
老師小時候聽大人講了一個歌謠,至今都記憶由新。你們想聽嗎?
講童謠《鷓鴣鴣》,學生思考這個童謠告訴我們什么道理,然后指名回答。那這個道理在童謠里有沒有直接說出來呢?(沒有)這就是“含蓄”。它的語言又十分幽默,這就叫“風趣”。(板書“含蓄”、“風趣” )
二、解釋題意
1、我們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就與歌謠有關。板書“啟蒙”。
教師解釋“蒙”的意思。原本指一種寄生的藤本植物,纏繞在別的植物上,所以有覆蓋的意思,指導寫法。理解“啟蒙”。
2、板書“月光”,月光能啟蒙嗎?“啟蒙”什么?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齊讀課題。
3、十幾年前,有這樣一首歌打動了我的心,這就是《母親我為你驕傲》。請同學們聽,并看屏幕上的歌詞。(學生聽歌并看歌詞)十幾年后的今天,一篇文章以同樣的情感再次震撼了我的心。這就是“煤礦詩人”孫友田寫的《往事如歌——月光母親》。我們曾經學過孫友田的詩《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4、詩人孫友田回到故土,看到母親老了、病了。嚴重的病情使老人再也不認得眼前的兒子了。這使作者傷感起來,回憶起母親對自己的關愛和啟迪,寫下了《往事如歌——月光母親》這篇文章。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月光啟蒙》就是由《往事如歌——月光啟蒙》改編的。
三、整體感知、自由質疑
1、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教師巡視指導。學生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出示生字詞,指名讀一讀。
“籬笆”、“時辰”、“混沌”、“篩大米”、“蓮蓬”、“蓮花落”
3、老師講解什么是“蓮花落”。
4、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指名回答。
板書:吟唱歌謠、童謠,講故事、說謎語
5、再讀課文,邊讀邊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
6、質疑。
(1)“混沌”、“豁然開朗”這兩個詞是什么意思?從“混沌”到“豁然開朗”的過程叫“啟蒙”。
。2)“故道”是什么意思?
。3)兩個“長”是什么意思?
(“不長五谷”的“長”是生長的意思。“卻長歌謠”的“長”是流傳的意思,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歌聲不斷。)
。4)為什么說母親的歌聲是“芳香的音韻”?
(5)母親不認識字,怎么可能有智慧的才華啟迪我的想象?
。6)母親是啟蒙老師,為什么是“月光啟蒙”?
四、學習生字,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感悟作者從母親那里受到的啟蒙教育,體會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感激、懷念之情。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
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9課《月光啟蒙》。童年的夏夜永遠是美妙的,暑熱散去了,星星出齊了,月亮升起來了,柔和的月色立即灑滿了籬笆小院。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時辰。)在夏夜月光的伴隨下,母親――(生齊說板書:唱歌謠、講故事、唱童謠、說謎語)的情景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 朗讀感悟
1、灑滿月色的籬笆小院里就只有“我”和母親,母親摟著“我”,給“我”唱那動聽的歌謠。母親是怎樣唱歌謠童謠的,從中你能體會到什么呢?自由讀書上的兩則歌謠。
。1)指名讀,當他在讀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什么?
學生讀歌謠。(大屏幕出示相關的歌謠)
。2)評評看,會評價也是會讀書的表現。(師生點評)
。3)這兩節究竟應該怎樣讀?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為我吟唱,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飄滿了她那芳香的音韻。
“輕輕的”,指名學生輕輕地讀,像什么呢?三月的和風,小溪的流水。(指名讀這段話)讀這段話還要怎樣讀?“深情地”,母親唱這些歌謠的時候,為什么要深情呢?你能不能朗讀讀出母親的愛?(指名讀)還有誰也能像他這樣深情地讀讀呢?(指名讀后齊讀)
小院里的音韻之所以變得芳香,那是因為母親的歌聲特別――(動聽、能陶醉人。)
。4)師引讀:在月光下,我們的籬笆小院飄滿了那――(芳香的音韻),那是母親在――(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為我吟唱,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
(5)現在知道怎樣讀這兩首歌謠了吧?(學生讀)
。6)母親想通過歌謠告訴孩子什么呢?(師生交流)
A、做母親的辛勞,但無怨無悔。B、向往美好的生活。
2、媽媽白天非常勞累,但是還要為孩子唱歌,說明什么?(為了孩子,甘愿付出一切。)她希望什么呢?(孩子們熱愛生活。)
。1)那時,我們的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豐富的。)你讀到這兒奇怪嗎?為什么母親這樣勤勞,生活卻是清苦的呢?
。2)出示:黃河留給家鄉的故道不長五谷,卻長歌謠。齊讀這一句。在這句話中,有兩個“長”。前:生長,后:產生。這里不生長糧食,卻流傳什么?
。3)是的,千古黃河,勤勞的人們總是滿懷希望的耕種,可由于土壤、氣候等問題,收成不佳。但歌謠卻從黃河故道中流傳下來。聰明的母親一聽就會,會那么多的歌謠,通過傳唱,――
出示:母親用歌謠把故鄉的愛,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混沌 :糊里糊涂,什么也不懂;砣婚_朗 一下子就明白了。(開始要懂得愛什么,要喜歡什么)
。4)母親的擅長歌謠,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父親是唱蓮花落的民間藝人,讓“我”懂得了對故鄉的愛,對民間藝術的愛。從課文中,你知道了哪些民間藝術?(歌謠、童謠、故事、謎語、民歌、蓮花落)
(5)總結:母親通過歌謠傳遞著她對“我”的愛,同時也把她對故鄉的愛,對生活的愛傳遞給“我”。
3、慈祥的母親,唱完歌謠講故事,講完故事又開始唱那風趣幽默的童謠,把“我”的思緒有高深莫測的夜空引到充滿情趣的人間。
。1)出示:此時明月已至中天,母親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明月已至中天說明夜深了, “玉石雕像”看過嗎?形容一下。為什么把母親比作“玉石雕像”?(美麗、圣潔)
(2)美麗圣潔的母親教給我的這些童謠瑯瑯上口,指名讀第一則。
剛才老師看見有人在打節拍,我們一起來打,一邊打節拍一邊讀(擊掌法)。
(3)其實,我們的家鄉也有許多童謠歌謠,老師來考考大家,看誰最記得。
《炒黃豆》《小老鼠》《一閃一閃亮晶晶》《兩只老虎》《上邊毛,下邊毛,……》……
。4)如果現在你就是文中的“我”,在這濃濃的月色里,你享受著夜的寧靜與清幽,享受著這如水的月光,月亮吐灑著它的清輝,灑在我們的籬笆小院上,也灑在媽媽的身上,我們就依偎在媽媽的懷里,聽著她那甜甜的歌聲,引人遐想的神話故事,風趣幽默的童謠,啟發思考的謎語,你會想些什么呢?
4、上學期,我們就學過孫友田的詩歌――(《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對,現在的他已經是頗有名望的詩人、作家,此時再回想當年的情形,再細細地回味回味,母親到底給了他哪些啟蒙?僅僅就是(指板書)這童謠歌謠,故事和謎語嗎?
。1)出示:“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這么有才華的大詩人、作家卻說母親,這個連字都不認識的農村婦女是他的啟蒙老師,為什么?(學生答,出示:是母親用那一雙勤勞的手為我打開民間文學寶庫,送來月夜濃郁的詩情。她讓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華啟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暢、含蓄、深刻的民歌民謠,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自由讀這段話。
(2)也許母親并不知道她的歌謠對于“我”來說是那么重要,她只是把對孩子最樸素、最純潔的愛全部給了“我”。母親識不識字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里面包含著濃濃的親情!同學們,你們知道嗎,讀了課文,當我看到這位在月光下不顧勞累給孩子唱著歌謠的母親,我從心底里被感動了。讓老師和你們一起再來讀讀這一段,好嗎?
師引讀: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是因為是母親――(用那一雙勤勞的手為我打開民間文學寶庫,給我送來月夜濃郁的詩情。)是母親――(讓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華啟迪我的想象。)是母親――(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暢、含蓄、深刻的民歌民謠,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
。3)這一段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總結全文、點明題目:月光下,母親給了我啟蒙教育。點明中心:感謝、懷念母親。)
三、 感情升華
1、正因為這月光下的啟蒙教育影響了作者的一生,所以文章以《月光啟蒙》為題,表達對母親的深深感激和懷念。通過此文在告訴我們:雖然我的母親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但她卻――(用那一雙勤勞的手為我打開民間文學寶庫,給我送來月夜濃郁的詩情。)雖然我的生活貧窮而清苦,但我的母親――(讓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華啟迪我的想象。)雖然我的母親不認識一個字,可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暢、含蓄、深刻的民歌民謠,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
2、在你們的眼里,這是一位什么樣的母親?
(1)勤勞的母親、聰明的母親 你能聯系課文說嗎?(學生讀課文)
(2)善于和孩子溝通的母親;非常愛自己孩子的母親;這是一位望子成龍的母親……
3、這就是我的母親,一個令作者驕傲、自豪的母親!然而,時間的車輪無情地碾碎了母親的青春。我個子高了,母親的脊背卻彎了;我長大了,母親卻老了;生活好了,母親卻感受不到了。
。ǔ鍪驹,師讀) 《往事如歌----月光母親》
母親患了老年癡呆癥,失去了記憶。我趕回老家去看她時,她安詳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藹、慈祥,但卻不知我從哪里來,不知我來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誰。不再談她的往事,不再談我的童年,只是對著我笑,笑得我淚流滿面。
微風吹亂了母親的滿頭白發,如同故鄉的天空飄滿愁絮……
坐在面前的母親忘卻了她給我的那份愛。故鄉的天空不會忘記。
…… ……
母親失去了記憶,而我心中卻永遠珍藏著那一輪明月……
4、多想喚醒母親的記憶,讓她知道:當年,母親是我的驕傲;現在,我能讓母親為我而感到自豪。
而現在的母親不知我從哪里來,不知我來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誰?稍,――(點出齊讀:母親忙完了一天的活計,洗完澡,換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摟著我,唱起動聽的歌謠。)現在的母親不再談她的往事,不再談我的童年。可曾經,――(點出齊讀: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為我吟唱,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飄滿了她那芳香的音韻。)現在的母親滿頭白發,深深的皺紋刻在她的額上?稍,――(點出齊讀:母親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四、 真情流露
1、同學們,母親給了作者無私的愛,回想起母親,作者充滿了深深的感激和懷念,他認為“是母親為我開啟了文學的大門”,所以他特別感激母親。
感謝母親――(用那一雙勤勞的手為我打開民間文學寶庫,給我送來月夜濃郁的詩情。)感謝母親――(讓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的才華啟迪我的想象。)感謝母親――(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暢、含蓄、深刻的民歌民謠,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
2、母愛是永恒的話題,世界上的母親都是一樣的。在你成長的歷程中,母親給了你哪些幫助?此時,你想對她說些什么?寫下來。放學后就去對你的媽媽說或者將你寫的給媽媽看。(ppt打出:“母親,感謝您給我的一切!我永遠愛您!!”的字樣。)
板書設計: 19、月光啟蒙
唱歌謠、講故事、唱童謠、說謎語
感激、懷念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