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09 19:25:52 下載試卷 標簽:思維拓展
片斷一:在情節梳理中推敲
師:同學們,《推敲》是流行于文壇的歷史典故,如果把它拍成一部電視劇,拍幾集?
生:(自讀課文2——7自然段)
生:拍三集為宜,第一集訪友留詩、第二集騎驢斟酌、第三集路遇知音。
生:拍四集也可,第一集訪友、第二集斟酌、第三集誤闖、第四集“敲“好。
生:拍五集也行,第一集留詩會友、第二集吟哦推敲、第三集癡迷誤闖、第四集韓愈指點、第五集換“推”為“敲”。
……
師:在短暫的時間內,就起了這些好聽的名字,了不起!現在請你們說說在起名時是怎么想的?
生:起名字要依據課文情節。
生:情節之間的銜接要自然、連貫。
生:每個標題的字數要力求相等。
生:名字中的文字要精煉、優美。
師:說得好!有什么創作體會或見解請繼續說。
生:字數越少,越難把意思表述清楚。
生:拍攝的集數多,起名字的難度就大。
生:集數少了,不成連續劇。我認為拍攝3到4集,每集的名字4—7字較好。
生:經我們小組討論,想把它拍成四集,每集7個字。即:(1)訪友不遇留詩句;(2)癡迷推敲難取舍;(3)誤闖朝廷儀仗隊;(3)韓愈指點成佳話。
生:我建議將“留詩句”中的“留”改為“贈”,這樣能表達詩人對朋友的敬意。
生:我建議將“成佳話”改為“佳話傳”,這樣更說明意義深遠。
……
【賞析:教者借拍電視劇,激發學生學習的情趣,引導學生找重點段落,劃分層次,編寫小標題。注重引導學生談創作體會,變教師的友情提示為學生的個性見解,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善于推敲的習慣和技能。】
片斷二:在人物感悟中推敲
師:塑造電視劇中的主人翁形象尤為重要,那么故事中的主角賈島是什么樣的人呢?請帶著這一問題讀讀課文。(板書:
的賈島)
生:(邊讀、邊畫、邊議、邊注)
生:重情重義的賈島。(生讀文中相關的句子)
生:專心致志的賈島。(生讀句子說明)
生:(①有耐心的賈島;②一絲不茍的賈島;③懂禮貌的賈島;④精益求精的賈島;⑤追求完美的賈島;⑥善于聽取別人意見的賈島……)(語文課堂網 www.ywkt.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推敲)
師:(出示并引讀賈島的詩句)“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生:(跟讀、感悟)
師:讀了賈島的這首詩,也許大家對賈島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請同學們推敲一下剛才的見解,用一兩句話將賈島作詩的態度和精神概括出來。好嗎?
(生合作探究后交流)
生:具有嚴肅認真態度和精益求精的賈島。
生:具有專心致志態度和鍥而不舍精神的賈島。
……
【賞析:著力引導學生精讀課文,圍繞“什么樣的賈島?”這一關鍵性問題,借助讀、畫、注、說等學法,猜摩人物特點,感悟人物品格,變瑣碎的講解為學生自主探究,自我感悟,培養學生認真推敲,精心提煉,高度概括的學習態度。】
片斷三:在角色表演中推敲
師:知道了賈島的為人,現在請大家來演一演這個角色好嗎?
(生分組討論,準備道具,思考動作……)
生:(表演騎驢、吟哦、斟酌、敲門……)
師:各位導演,對這位同學的表演,有意見發表嗎?請指教。
生:這位“賈島”的癡迷狀態不夠到位,應該……
生:吟哦的聲音不宜太響亮,應該……
生:斟酌時的表現力不強,應該……
【賞析: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扮演好導演、主角、評委等多重角色,既使學生自娛自樂,又活化了人物形象,生動形象的表演,認真嚴謹的編導,足以證明學生已從推敲中獲得真切的內心體驗,自信心、成就感得以滿足。】
片斷四:在拓展訓練中推敲
師:類似“推敲”這樣的典故,還有許多,也許大家聽說過。
出示:(1)春風又( )江南岸。
(2)紅杏枝頭春意( )。
生:(讀詩句,猜摩括號里的字)
生:這是王安石的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紅杏枝頭春意鬧”。
生:據說第一句中的“綠”字,在初稿中曾用過“吹、到、滿”等字.
生:第二句中的“鬧”字,也曾和最初的“濃”字推敲而定。
師:說得對,現在老師也給你們提供一次推敲的機會,請大家試一試。
出示:春風吹綠了樹梢,吹( )了小草,吹皺了河水,吹鼓了杏樹的花苞。
生:樹梢在上,小草在下。按這樣的順序,我的填空是“吹醒了小草,吹樂了小魚”。
生:“綠”是一種色彩,從這個思路去想,我補充的句子是“吹青了小草,吹紅了小花”。
……
【賞析:借助自能拓展,知識遷移,開闊學生視野,發展學生思維,鞏固和檢測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從課堂信息反饋不難看出,學生的思維方式,推敲態度,答題的質量均已達到或超出教者預設的目標。】
【總評:教者以編導電視連續劇為線索,以感悟課文為載體,以挖掘學生的探究潛能為根本,將“推敲”貫穿于各個教學環節之中,千方百計地為所有的學生傾心感悟,真情體驗,開拓空間,搭建平臺,可謂開放型、研究性課堂教學之精品。】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