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09 16:06:50 下載試卷 標簽:課件 教師 高中生活
師:哦,這就是“云深”,你認為呢?
生:我認為云深不知處,是那個云太深了,把他師傅遮住,所以看不清他的位置。
師:你認為是云太深了,什么樣的云會感覺到很深很深?
生:霧
師:哦,原來就是霧氣太濃了,孩子們,云深原來是濃濃的霧氣,擋住了這座山,所以師傅——去哪里了都不知道。我們剛才初步讀了一下這首詩,大概的意思了解了,那么,他這個意思是怎么樣——通過什么樣的形式表達出來的呢?想想,“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這是什么樣的形式?你來說說
生:是對話的形式,
師:對話的形式,從哪里看出了問?
生:松下問童子
師:哪里看出了答?
生:言師采藥去
師:他是通過問答這種形式把拜訪不遇的經過寫下來的。孩子們,我告訴你,里面呢,賈島寫了三問,童子分別答了三答,你能不能找出來?來,互相小組之間談一談,說一說。
生小組討論。
師:好,有同學舉手了,我們這樣來打斷一下其他同學,先看看他們組討論的情況怎樣?這樣吧,你做賈島,你來問他,你來回答,好不好?來。
一生:請問你的師傅到哪兒去了?
另一生:我的師傅去采藥了。
生:嗯,在哪座山采藥?
生:就在那座山里面。
生:嗯,那具體的位置在哪里?
生:我不知道,因為霧氣太重,我看不到他的身影。
師:同學們,你的答案跟他們一樣嗎?
生:一樣。
師:這么聰明呀,同學們一下子就把賈島隱藏了那么深的三問三答就找出來了。看來呀,賈島寫這首詩還挺有意思的,我們就用一問一答的方式來讀一讀。徐老師就是那個賈島,你們就是那個童子,好不好?
生:好。
師:松下問童子。
生: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師:賈島就是這樣,只用了一個問題,,但是他把其他答案都寫下來,讓我們自己去揣摩。賈島真不愧是一個推敲詩人呀。好,我們學完了這個詩意。徐老師在學的時候遇到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出示)我發現原來像賈島這樣訪而不遇的經歷很多詩人都有,你看,李白、邱為、皎然、岑參,你看看這么多不遇的詩,有沒有什么疑問呢?你來說說。
生:為什么這么多人都沒有遇到自己的朋友?
師:你覺得這個隱者可能是賈島的好朋友,你推測得有自己的想法。為什么那么多人不遇呢?還有嗎?你來說說。
生:為什么他們會有這么多的不遇?
師:為什么屢有不遇去拜訪?你說說。
生:為什么全都是拜訪人的呢?
師:怎么都是去拜訪的呢?他看到了一個訪字,看到了一個尋字,你呢?
生:為什么都找不著這個人?難道都是霧氣太濃了?
師:你看,他們不遇的結果,難道都是霧氣太濃所至?你來。
生:他們是因為什么原因而見不到這個隱者?
師:四(2)班的同學太棒了,想到了那么許許多多的問題,可能還有一些問題讓你留在心中。等一等,等一等,我們來看看,讀清了詩意原來還要看看為什么他們要把不遇寫下來?看來這不遇大有考究呀。我們現在就來讀一讀。這一次,我們要讀出詩情。探究一下什么樣的感情使得那么多的詩人都把他們的不遇寫了下來。(師板書:讀會詩情)同學們,我這個“會”是指“學會”?
生:是。
師:不是,這個“會”是體會,這個會是意會,有的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所以我們要會一會,體會體會,意會意會。那么回到這首詩,我們還是拿賈島的詩看一看,為什么有那么多的不遇的詩流傳了下來,再來讀一讀,再來想一想。好,請你自由地讀一讀。
生自讀全詩。
師:我看到只有一個男孩子舉手,看來這個問題有點難度,這樣吧,徐老師來幫一下你們。在這三問三答里面,始終有一個人沒有出現在對話中,他是誰?
生:隱者
師:可是這首詩里又處處提到,從題目上看,他是去——
生:尋找隱者
師:訪隱者。第一句松下問童子,問什么?
生:隱者
師:問隱者,言師采藥去,師指何人?
生:隱者
師:也是隱者。只在此山中的是誰?
生:隱者
師:最后云深不知處的又是誰?
生:還是隱者。
師:孩子們,想要體會這首詩里面的情感意會它,非得要把這個隱得那么深的隱者找出來,才能夠體會。到底這個隱者為什么要居住在那兒隱得那么深,賈島訪而不遇呢?在唐朝啊,隱逸之風非常地濃厚,有很多人都跑到山里去隱居了。我們很熟悉的詩仙李白,也曾經作為隱居中的一員。(課件出示《山中問答》)有一天,李白在山中接待了一個訪客,這個訪客就是來訪隱居的李白的,于是,李白跟他展開了一場山中問答。在這個山中問答中,他把自己的情感,自己隱居的心情,隱居的原因都寫了下來,同學們,請你們去發現,按剛才那樣學,把字音、把節奏、把詩意粗略地弄懂,去找找,去看看,開始。
生自學。
師:再讀第二遍,讀讀它的節奏
生再讀
師:你讀了這兩三回,讀得這么少,能理解它講什么嗎?能大概知道李白說些什么嗎?有幾個孩子知道?但是有大部分孩子還不知道,這樣吧,請你們幾個來啟發啟發。來,說說
生:我認為李白在詩中講的是為什么隱居的意思,因為訪客他問嘛,“何意棲碧山”,所以我覺得棲碧山應該是山,他為什么在棲碧山隱居呢?
師:棲,注釋上告訴我們是什么?
生:住
師:為什么要住在碧山呢?
生:這個,剛剛李白他就笑,笑,但是他不答
師:哦,笑而不答
生:最后呢他又說“桃花流水窅然去”,這應該是指桃花在古時候,桃花、流水都很慢的,都過去了,可是在其中隱居,就覺得好像人間仙境。
師:哦,那也是別有天地非人間。這個同學解釋的很不錯,你來。
師:問余何意棲碧山
生:棲是住,碧山是一座山。問他為什么要居住在這座碧山里。李白笑而不答,李白在笑,不答,心里可能是非常自閑。
師:我聽出一個笑而不答,但是心——
生:心自閑
師:閑怎么理解?
生:悠閑。
師:他住在那兒很悠閑啊,悠閑的原因何在?來。
生:那我為什么要在碧山居住,我笑著不回答,是因為我住在那里很悠閑,很安然,山里的桃花、流水非常深遠的樣子。
師:好,我告訴你,深遠的樣子,桃花落在流水,隨著溪流而走遠,是什么樣子?
生:很美。
師:哦,原來是指桃花順著流水而漂遠了,是吧?
生:他就有一種親切感吧。別有天地非人間就是說這里就像仙境一樣美。
師:原來,別有天地非人間就是李白隱居的——
生:原因
師;李白隱居的心情就是——
生:很悠閑
師:悠閑自在地在隱居,多美的生活呀,回過來看看我們訪賈島的這個隱者,這時候你能不能揣摩一下這位隱者,他也許就像剛才的李白一樣,他在這里山上生活,心里也是——
生:非常悠閑。
師:你呢?
生:也很安然,很悠閑。
師:安然這個詞用得很好,還會怎么樣?
生:很悠閑。
師:很悠閑,你呢?
生:很開心。
師:他很開心,很悠閑,因此他隱居在那里,我們看到了隱者之情。訪者是帶著怎樣的情感去訪這位山中隱士呢?來,看看這個字(師指著訪字)帶著什么樣的感情而去——
生:高興的感覺。
師:你讀讀高興的感覺。
生:訪隱者不遇。
師:這是你高興的感覺,(指另一生)你認為呢?
生:很愉快。
師:很愉快?你讀讀愉快。
生:訪隱者不遇
師:(指另一生)你認為呢?
生:他很好奇。
師;很好奇,來讀讀好奇,怎么讀?
生:訪隱者不遇
師:遇字他把它語氣提上來,有點好奇,你來。
生:覺得這是一個無憂無慮的詩人。
師:你讀一讀無憂無慮。
生:訪隱者不遇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