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國玉璽和氏璧何時復出
來源:網絡 2009-07-07 16:53:58

和氏璧一塊價值連城的絕世美玉,一方英雄豪杰垂涎三尺的無價之寶,一段流芳百世的不朽傳說。它雖然只是一塊小小的玉石,但伴隨它的誕生,就注定其命運和爾虞我詐、腥風血雨的歷史連在一起,甚至在某個特定的時期它還能左右歷史的發展。它伴隨著一個動人的傳說而來,它的一生中幾度沉浮,多次無故的消失,然后又神秘的重現而每一次的重現,都會引發許多令人感嘆的故事。有關它的故事、傳說從古到今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到了今天,它仍然是一個無人能解的謎。
關于和氏璧誕生,有一段凄慘動人的傳說。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人,一天在荊山(今湖北南漳縣西)砍柴時 發現一塊大青石當時正有一只鳳凰棲息在上面。鳳凰不棲無寶之地,所以他認定這是一個寶物,便把石頭弄回來獻給當時的國君楚厲王。昏庸暴虐的楚厲王認定這是一塊普通的石頭,說卞和犯了欺君之罪,砍掉了他的左腳。楚厲王死后,楚武王繼承王位,卞和再一次帶著大青石又去見楚武王,但不識貨的楚武王又以同樣的理山砍掉了卞和的右腳。待楚文王即位后,失去雙足的卞和抱著青石在荊山下哭了三天三夜,哭到雙眼流血。楚文王知道這件事情后大為驚奇,派人接他人宮問清他痛哭的原因,深為感動,便命人將這塊石頭剖開,果然發現一塊晶瑩無比的寶玉。于是楚文王命工匠將這塊美玉雕成一塊玉璧,同時為了紀念卞和獻玉有功,將這塊玉璧命名為 “和氏璧”。
美麗動人的傳說為和氏璧籠罩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也預示了和氏璧在人類歷史中獨一無二的價值和神秘莫測的命運。在它誕生的400年后,楚威王當政,把和氏璧賞給為楚國立了大功的相國昭陽但后來昭陽在宴賓出示給客人看時不慎遺失了。50年后和氏璧才在趙國太監繆賢手中出現,但沒多久就IN到了趙惠王手中。在那個諸侯紛爭的年代,和氏璧成為各;q垂涎三尺的無價之寶,名垂青史的“完璧歸趙”也就是在J方個時候發生的。大智大勇的藺相如運用自己無比的韌慧和曳氣與和氏璧一起青史留名,也為和氏璧的傳奇又舔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但和氏璧最終還是落到了秦國人手里,從此它的價值也 發生了質的飛躍,同時,它也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公元前 228年,秦滅趙,和氏璧便到了秦始皇手中。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命宰相李斯在和氏璧上寫下“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字,讓巧匠把這八個字刻在和氏璧上。從此,和氏璧就成了皇帝專用的玉璽,秦始皇稱之為“國璽,夢想讓這塊玉璽代代相傳,可事實并未如他所愿。
秦末楚漢之爭時,劉邦率先進人咸陽,秦王子嬰把傳國玉璽獻給了劉邦。劉邦稱帝后,出于和秦始皇同樣的想法,把和氏璧稱為“漢傳玉璽”,企圖代代相傳,但這一刀只能成為夢想
公元8年,王莽篡奪西漢政權,向他姑19孝元皇太后索要玉璽。太后一怒之下,將玉璽摔在地上玉璽一角被捧掉。后來王莽命巧匠將所缺-角用黃金補上,瑕不掩瑜,這無損和氏璧舉世無雙的價值。后來,和氏璧又落到漢光武帝劉秀手中,到東漢末年,和氏璧在戰亂中被漢獻帝遺失。
公元192年,長河太守孫堅討伐禍亂朝廷的董卓,攻入了洛陽城。發現城南一水并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便派人打撈,結果打撈出脖子上掛一朱紅小盒的女尸。打開小盒一看,里面所裝正是人們夢寐以求的傳國之寶和氏璧,從此和氏璧為孫堅所有。后來孫堅艦由戰死,和氏璧落人軍閥袁術手中。袁術死后,和氏璧被廣陵太守徐繆所得,為了討好曹操,便把它獻給了曹操。
司馬氏統一天下,和氏璧理所當然到了晉朝宮中。西晉 末年由于戰亂頻繁,和氏璧不斷易主,經過幾番朝代變更,和氏璧又傳到唐朝開國皇帝高祖李淵手中。李淵把和氏璧改稱為寶”,想作為他們李氏家族的傳家寶代代流傳,但同樣這也只能是一個夢想。到了五代十國,和氏璧徹底失蹤了。
后來和氏璧又出現了幾次,但都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它的真實性。宋哲宗紹圣年間,有人得到一塊玉石,當作和氏璧獻給當朝皇上。后經十幾名學士、大臣考證,確認真的是傳國之璽和氏璧,但還是有很多人不相信這是真的。到了明朝弘治年間.又有人找到一塊玉璧當作和氏璧獻給皇帝,但孝宗皇帝認為是假的而沒使用。到清初,在當時的故宮博物館存有三十九塊御印,其中一塊被認為是和氏璧,但經乾隆皇帝欽定,證明是假的。到清朝滅亡,末代皇帝博儀被驅逐出皇宮時,當時的警察總監還在追查玉璽的下落。
直到今天,和氏璧的下落還是一個謎,也許它已在不斷的易主時丟失,也許在頻繁的戰亂中被毀滅,也許靜靜地躺在某個為人不知的角落,直到有一天突然出現在人們的眼前。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