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奇觀
來源:網絡 2009-07-02 16:03:49

茫茫大漠,雖然單調,炎熱,但其中也蘊藏著無窮的奧秘。它的獨特景觀,如高大的沙山,起伏的沙壟,雷鳴般的響沙,瀚海生命的奇觀,奇異多姿的“風城”,戈壁灘上的蜃樓幻影,無不具有迷人的吸引力。 ·“鳴沙”之謎·
我國寧夏中衛城西的沙坡頭,位于騰格里沙漠東南邊緣,那里是一片一望無垠的新月形沙丘,高達100—200米,懸若飛瀑,人稱沙流。有趣的是,沙粒從沙丘頂部向下滑行時,當滑行至中、下坡時,就會發出“滋冬、滋冬”的音樂聲,如輕雷滾滾,又似清脆的鐘聲,娓娓動聽。那里“無染塵之憂,有鐘鳴之樂,聽聲有鐘,尋鐘無影”,故稱“金沙鳴鐘”。在內蒙古達拉特旗的響沙灣里,人們只要抓起沙子一搓,就能聽到如青蛙或狗一樣的叫聲。甘肅敦煌城南的鳴沙山,沙山綿延,沙峰起伏。在那里,游人一起從山頂上往下滑,沙粒隨人體滑落時會發生隆隆的響聲。據史書記載,在晴朗的天氣,即使風停沙靜,也會發出絲竹管弦之音。相傳,此地是古時沙場,有位將軍率軍出征,幾萬人馬在這里宿營,一陣狂風卷來,全軍被黃沙埋沒,從此山內時聞鼓角聲,陰風慘慘,挾沙飛騰,悲鳴如雷,萬古不歇,因此人稱鳴沙山。不久前,在我國新疆準噶爾盆地東部發現了5座相互毗連的鳴沙山,發出的聲音有如蛙鼓,或像飛機掠過天空那樣轟鳴,震耳欲聾,煞是 “壯聞”。
奇異的“鳴沙”現象是怎樣產生的呢?眾說紛紜。有的認為是沙粒滑動時,它們之間的孔隙時大時小,空氣時而進入孔隙,時而又被擠出,因而產生震動而發聲;有的認為沙漠表面的沙子細而干燥,并含有大量石英,被烈日曬得火熱后,若受到風吹或有人在它上面走動,沙粒摩擦就會發聲;也有的認為是沙丘下的水分蒸發形成的蒸氣墻和沙丘頂上因陽光強烈照射而形成的熱氣層之間形成“共鳴箱”,當沙丘被人、畜攪動或在風的吹動下,就會引起共鳴而發生聲響;最新的解釋是:在陽光照射下,溜沙滑動使沙粒互相撞擊,產生靜電效應而發出聲響。“鳴沙”之謎尚待進一步研究。
·世界沙漠五彩繽紛·
人們一般認為沙漠是一片黃色的世界,單調荒涼,其實并不盡然。在澳大利亞的辛普森沙漠,紅彤彤渾成一片,顯得異常壯麗。如遇天降喜雨,那些生命力很強的小植物便發芽、生長、開花,成了“萬紅叢中一點綠”,更加增添異彩。
位于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東岸的亞利桑那沙漠,那里的沙石呈現出各種不同的顏色,有粉紅色、金黃色、紫紅色,也有藍色、白色和紫色,整個沙漠像是盛著寶石的巨盆,令人眼花繚亂。在陽光照耀下,半空中也飄蕩著不同色彩的煙霧,奇麗無比。
美國新墨西哥州的路索羅盆地的沙漠又是另一番景象,那里白沙浩瀚,一片銀色的世界,那里的一些小動物,如囊鼠、蜥蜴、幾種小昆蟲,因適應嚴酷的環境,身軀都變成了白色。
與路索羅盆地相反,在中亞土庫曼斯坦的卡拉庫姆沙漠是棕黑色,整個沙漠陰沉沉的,無邊無際。
這些沙漠之所以呈現出不同的顏色,是由于組成沙石的礦物質不同。辛普森沙漠的沙石中鐵質礦物含量多,經長期風化,沙石附上了一層氧化鐵的外衣,因而成為“紅色沙漠”;亞利桑那沙漠的沙石中含有遠古火山熔巖的礦物質,因而五彩繽紛,形成“五彩沙漠”;組成路索羅盆地里的沙石則是由于一億年的石膏質海床幾經變幻,石膏晶體被風化剝蝕而成,那里便成了 “白色沙漠”;而在卡拉庫姆,沙漠是黑色巖層風化而成的,自然也就成了 “黑色沙漠”了。
·“魔鬼城”傳奇·
20世紀20年代,一支俄國探險隊進入我國新疆考察,在一天臨近黃昏的時候,他們走到了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烏禾鎮附近時,在荒野中突然發現了一座雄偉的古城:高大的城墻,巍峨的寶塔,整齊的街道和街道兩旁一排排鱗次櫛比的房舍??這一切使探險隊員們大吃一驚。因為在地圖上和史書中,這個地方并沒有這個城市。
原來,他們發現的“城市”就是令人神往的“魔鬼城”,蒙族人叫它 “蘇努木哈克”,哈薩克人稱它“薩依旦克爾希”,都是“魔鬼城”的意思。其實它并不是城,那不過是一種形象的比喻。遠遠看去,它就像一座古城堡,“城墻”上有起伏不平的“雉堞”,有的像亭臺樓榭,飛檐斗拱,有的像紀念塔、金字塔。巖石之間,蜿蜒盤織,坎坷不平的通道,如迂回曲折的街巷。整個古堡處處是石蘑菇、石筍、石獸、石亭、石堡、石塔,千嫵百媚,嶙峋古怪,猶如“鬼影”。每當月明風清的夜晚,萬籟俱寂,淡淡的月光籠罩在古城的上空,城中各種高大的“建筑物”投下了黑黝黝的身影。街巷之間沒有行人,沒有雞犬車馬聲,一切都顯得那么肅穆而神秘。而當刮大風的時候,氣流在“城”中左旋右轉,發出“嗚——嗚”的怪叫聲,就像神話中魔鬼的狂嗥,令人心驚肉跳。特別是在落日天黑或狂風暴雨來臨時,烏云飛集“城頭”,群崗昏暗,“街衢”迷離,那各種奇形怪狀的山丘、“城堡”,猶似怪影憧憧,躍躍欲起,令人毛骨悚然。
位于準噶爾盆地東部的將軍戈壁上也有一座面積近百平方千米的“魔鬼城”。“古城”拔地而起,奇特險峭,五顏六色,別開生面,集中了世界古今建筑之大成。有“街巷”,有“樓閣”,有“高塔”、“獅子”、“大象”、“駱駝”、“烏龜”、“石馬”、“石人”、“石柱”、“石橋”、 “教堂”、“宮殿”、“古長城”、“點將臺”??等等造型地貌更是難以數計。
“魔鬼城”的建筑師是風。厚達數十米的沉積巖層軟硬交錯,挾帶沙石的大風年復一年的吹蝕,把比較軟的巖層磨掉了,比較堅硬的巖層保存了下來,由于原來巖層的結構、形狀不同,因而形成各式各樣的地貌形態。地理學上稱它是干旱地區特有的一種丹霞地貌。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