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之謎系列之百慕大三角
來源:網絡 2009-07-02 15:44:53

“百慕大三角”海區位于美國佛羅里達半島南端到玻多黎各島和百慕大群島之間。“三角的邊長各約1700千米,海域范圍相當遼闊,這里是世界上有名的飛機的船舶的“事故多發區”,被世人稱之為“死亡的陷阱”,或叫“魔鬼三角”。
據不完全資料統計,僅20世界以來的短短幾十年中,就有100多艘船舶、30多架飛機和1000多人在這個“三角”海區內失蹤。盡管每次事發后,有關當局立即派出大量人員趕赴現場多方進行搜索和營救,但結果都是“勞而無功”——既未找到一具遇難者尸體,也從未發現過一星半點失蹤的飛機或船只的殘骸!
那么,造成上述慘禍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案錯蹤復雜,眾說紛紜。
在各種解說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說法,大致有以下幾種:
一種意見認為,這個海區內海流復雜,并且經常有海龍卷和地震發生。飛機和船只一旦遇上它們,便可能失事。
第二種說法是:“魔鬼三角”海區有一個強大的磁場干擾著飛機和船舶的正常航行,并使之發生意外。
為了證實這一說法,1997年2月間,一位探險家偕同4名助手乘坐水上飛機前往“魔鬼三角”海區,并在那里逗留了數天。終于,奇跡出現了:一天傍晚進餐時,他們手中的叉、刀突然被一般無形的力給扭彎曲了;同時,飛機儀表盤上的開關鑰匙也變了形,甚至連羅盤上指針也都偏離了40度——這件怪事出現,恰到好處地從側面給“地磁干擾說”的觀點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第三種意見認為:百慕大三角海區的海底可能存在著一個暗洞。這個巨大的暗洞從大西洋一側橫穿過整個加勒比海海底直達太平洋一側,并產生出了一股極為強大的吸引力。提出這一論點的證據是:在這個“三角海區”內,有人發現了一座底邊長約300米、高約200米的大型金字塔。塔身上有幾個赫然大洞,海水從洞中高速穿過,洞口周圍海浪洶涌澎湃,海面霧氣騰空,過往的船只一旦誤入這個海區,就有可能會被它的強大吸引力快速地“吸”了進去。
?
第四種解釋說:“在死亡陷阱”海區內,海面上有許多巨大的漩渦。在陽光照射下,產生“聚焦作用”。飛機或船舶如若不幸而進入“聚焦點”,便會立即被高溫熔融而變得無影無蹤
。
第五種看法是:“魔鬼三角”的產生,與外太空的所謂“黑洞”有關,“黑洞”就是死亡了的天體。天體的能量耗盡了,就不向外爆而改為向內縮(內爆)。黑洞 的內吸力強大到能將光線都吸進去。沒有光射出來,所以看不到它。
第六,不久前,前蘇聯的學者又提出了一種解釋,認為“百慕大三角海區”的海床上有許多孔洞,洞中放出一些甲烷和其它氣體。甲烷一進入空氣,就會很快生成二氧化碳和硫化氫。任何人吸入這些氣體,都會迅即失去知覺,然后窒息死亡。
但是,這種解釋只能說明行駛在海面的船舶失蹤的原因。而對空中飛行的飛機,又該如何的解釋?
專家們對此的解釋是:在風急浪高的時候,這種氣水化合物也會釋放出大量甲烷,低空駕駛的飛行員不可避免地吸入有害氣體而窒息死亡——這就是那些飛機在此失事的原因。
第七,由前蘇聯、美國和法國科學家組成的一個海難調查小組最近宣稱:利用人造衛星中的激光掃措獲得的照片分析,他們發現,在“魔鬼三角”地帶有一個威力強大的漩渦,能將海面艦船、空中的飛機卷入深不可測的海底。這個巨大漩渦隨時可能出現,每次出現后的“存活期”僅有幾秒鐘。它的引力可與月球影響地球潮汐的萬有引力相匹敵。一旦出現,就會造成嚴重的海難。但是,何時出現?直徑多大?兩次出現的間隔期又有多大……這些問題至今仍然無法預測預報。
看來,這個令人費解“魔鬼三金之謎”科學家們還得繼續研究下去。
不可否認,其中難免也是魚龍混雜,如1984年我國也對南昌一塊“墜冰”做過報道,但不久就發現,這是幾個上青年所搞的惡作劇。但我們也決不能“把孩子與臟水一起倒掉”,因為隕冰可能來自彗星的彗核,包含有彗星以及太陽系形成之前的有關信息,是決不可怠慢的貴客。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