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真實質量被低估 應是前預測兩到三倍
來源:網絡 2009-06-26 15:29:48

天文學家在窺視銀河系附近的一個最大星系的“心臟”時發現,位于其中心的黑洞的質量是之前預測的兩到三倍,這也使它成為迄今為止在附近的宇宙中發現的最大黑洞。
天文學家在6月8日于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市召開的美國天文學學會半年會上報告了這一發現。它意味著研究人員一直嚴重低估了附近宇宙中的黑洞質量。這項研究成果很可能迫使研究人員重新審視他們有關黑洞周圍星系形成機制的觀點。
通過測量恒星在星系內部的運轉速度,進而計算出保持這樣一種運轉速度所需的引力牽引的大小,研究人員能夠推斷出一個星系的質量。這類計算還能夠幫助天文學家測定位于附近所有星系的中心的黑洞質量。
日前,美國奧斯汀市得克薩斯大學的Karl Gebhardt和德國Garching馬普學會宇宙物理研究所的Jens Thomas,利用新的計算模型推算出位于M87——距離地球約5000萬光年的一個巨大星系——中央的黑洞的質量。研究人員的做法區別于之前的估算之處在于,把暗暈——圍繞在星系周圍的看不見的暗物質球體——計算在內,天文學家曾相信,暗暈僅僅是全部質量的一個相對較小的分量。Gebhardt和其他研究人員并未試圖將暗暈合并到之前的模型中的另一個原因是,完成這項工作所需的海量的計算能力。
通過在一臺超級計算機上運行這一模型,研究小組發現,位于M87中心的黑洞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64億倍——這是之前預測結果的兩到三倍。研究人員還利用這一模型計算了附近另外4個星系中的黑洞質量,結果顯示,這些黑洞的質量也分別增加了1.5倍到3倍。
這些研究結果將于今年夏天的晚些時候刊登在《天體物理學雜志》上。Gebhardt表示:“它們讓我們措手不及;似乎是我們系統地低估了黑洞的質量。”
另外,新的黑洞“稱重”模型也可以幫助解決天文學界存在已久的有關類星體的一個謎團。類星體是位于遙遠宇宙空間的正在形成中的星系,類星體的黑洞被塵埃和氣體所環繞,大量恒星正在形成。類星體的質量超大,通常高達太陽質量的100億倍以上。而在太陽系周邊的星系中,天文學觀測卻從未發現過質量數量級相當的黑洞。
Thomas說,以前天文學家對這一問題作出的假設是,類星體的質量可能估算不準。“現在,如果M87黑洞的質量修正為原先質量的兩至三倍,這個問題就不復存在了”。
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市國立光學天文臺的天文學家Tod Lauer指出,由于黑洞的引力會影響環繞它的星系的運行,因此兩倍或三倍的黑洞質量將改變星系物質如何在其周圍形成渦流的圖畫。而這將影響星系生長和變化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