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星系相撞留下的"宇宙碎片"
來源:網絡 2009-06-26 15:28:13

據美國宇航局太空網報道,天文學家已經利用夏威夷莫納克亞(Mauna Kea)山頂上的望遠鏡,發現星系相撞后留下的宇宙碎片。天文學家通過這些碎片區,可以追溯到這些相撞星系在合并前的運行路線,從而更好地了解宇宙形成之初星系形成和星爆活動的過程。
加州理工學院科研組成員尼克·斯庫維勒說:“這就相當于在調查一場車禍過程中,最終在路面上找到剎車痕跡。”天文學家從這些碎片里發現遙遠太空里相撞星系的特征,例如距離地球6500萬光年,位于烏鴉座里的觸角星系;距離地球2.5億光年,位于巨蛇座里的Arp 220星系;距離地球5.9億光年,位于北斗七星(Big dipper)里的Mrk 231和10個其他天體。
天文學家表示,這些碎片的延伸范圍比銀河長幾倍,但是在早期拍攝的這些相撞星系的圖片上并沒看到它們。天線狀物體的延伸范圍比我們以前認為的長度長兩倍,而且天文學家發現從Mrk 231延伸出一個新"潮汐尾"(tidal tail)。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科研人員吉姆·庫達說:“我們沒料到這些著名的天體周圍竟有這么多碎片。”天文學家于9日在第214屆美國天文學會會議上宣布了這項重大發現。
相撞在一起的星系最終合并在一起,形成一個單一星系。我們的銀河系注定將在未來50億年間與附近的仙女座星系相撞,最終合并在一起。星系彼此施加給對方的強大的拉力,會把每個星系拉扯成不同形狀。一個很好的實例就是"潮汐尾",它預示著星系正在快速合并。星系快速相撞在一起時,會引起超亮紅外星系(ULIRGs)里發生星爆活動。
日本愛媛大學的科研組成員谷口浩一(Yoshiaki Taniguchi)說:“Arp 220是最有名的超亮紅外星系。超亮紅外星系跟早期宇宙里的恒星形成主要模式非常相似。Arp 220是了解超亮紅外星系里的星爆活動的主要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