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奇特的"反物質工廠",不斷地釋放反物質粒子
來源:網絡 2009-06-26 15:21:46

天文學家們日前發現了一顆異常奇特的超新星--其特性不但與任何一顆已知的超新星差別巨大,而且還在不斷地“生產”著大量的反物質,堪稱一座名副其實的“反物質工廠”。
此次發現的“反物質工廠”編號為SN 2005E,距離地球約1億光年。雖然從外部特種看,SN 2005E很像是一顆普通的超新星(恒星在其生命的后期發生爆炸的產物),但其所表現出的反常特性,卻使得科學家們很難將其歸入任何一種已知類型的超新星。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共將超新星分為四種類型,分別為Ia、Ib、Ic和II型。其中,第一種是位于雙星系統中的白矮星發生爆炸后的產物。雖然SN 2005E乍一看上去很像是Ia型超新星,但其亮度衰減的速度卻要明顯快于后者。
后三種類型的超新星則比較常見,均為大型恒星爆炸后的產物。在自身強大引力的作用下,在大型恒星的內部通常都會逐漸演化出一顆鐵質內核。而在此過程中,這類天體都會向外釋放出大量的射線,并將恒星的外層“吹散”至周圍的宇宙空間。這類超新星事實上多出現在宇宙中天體密集度較高的區域。而SN 2005E則處于自己所屬星系中相對較為“偏僻”的區域。
SN 2005E的另外一反常特性在于燃燒后的產物中包含有非常豐富的鈣元素。有科學家就此猜測稱,這顆奇特的超新星可能曾經是一顆白矮星,但后來從鄰近恒星那里“竊取”了大量富含氦元素的氣體。在其爆炸過程中發生了猛烈的核聚變反應,在這一過程中,大量的氦聚合成了相對較重的元素,例如鈣。
如果這一猜測屬實,那么SN 2005E將能夠解決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兩大天文學謎團:銀河系中心區域為何會存在大量的反物質和太陽系中為何會存在著大量的鈣-44同位素?茖W家們解釋說,在富含氦元素的恒星發生典型的反物質。除此之外,鈦-44同位素還會進一步演化為鈣-44同位素--其在太陽系鈣元素總量中所占的比重約為2%。
可以說,SN 2005E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反物質工廠”,不斷向周圍釋放著正電子。這類天體的發現,將有助于科學家們揭示宇宙中反物質的來源和具體分布情況,從而更好地認識宇宙的演化過程。
物質均是由分子和原子組成,而原子又是由帶負電的電子和帶正電的原子核所組成,如果由帶正電的電子與帶負電的原子核組成原子,那么就是反原子,由反原子就可組成反物質。物質和反物質相遇會爆炸形成光輻射(稱為“湮滅”),并釋放出一陣γ射線暴。據科學家們估算,每百萬分之一克的反質子與質子發生湮滅(爆炸)后釋放的能量相當于37.8公斤的TNT炸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