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全食"能看到什么 2000多年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
來源:網絡 2009-06-26 15:03:26

2000多年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日全食將于今年7月22日上午8時左右發生,中國是最佳觀測地
日全食是日、月、地三體位置處于一個特殊相位時發生的天象。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國家天文臺副臺長趙剛介紹,一般日全食平均持續3分鐘左右,而這次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能看到5至6分鐘的日全食,將是2143年來持續時間最長、全食帶覆蓋人口最多的一次。一次日全食發生的過程分為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等5個階段。
這次日全食從初虧至復圓長達兩個多小時,全食帶寬度250公里,中國境內可以看到的最長日全食時間達6分鐘,自西向東經過西藏南部、四川中部、湖北南部、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江蘇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等省市。而北京會看到食分較大的日偏食,開始于早上9點左右。
此次日全食主城的初虧時間約是8點07分57秒,食既到生光約從9點13分12秒開始,9點17分15秒結束。公眾可通過日全食看貝利珠、日冕和星空等天象奇觀,要是屆時天空晴朗,還能發現牛郎織女、火星等行星及星座。專家提示,觀測日全食時請關注以下奇觀:
太陽黑子
在日全食前,通過科學儀器,可以看到太陽的整個臉。這是一個看太陽黑子的好機會。黑子是太陽表面溫度相對較低的區域,與其它光彩奪目的光球相比顯得比較暗。
初虧
由于月亮自西向東繞地球運轉,所以日食總是在太陽圓面的西邊緣開始的。當月亮的東邊緣剛接觸到太陽圓面的瞬間(即月面的東邊緣與月面的西邊緣相外切的時刻),稱為初虧。初虧也就是日食過程開始的時刻。
食既
從初虧開始,就是偏食階段了。月亮繼續往東運行,太陽圓面被月亮遮掩的部分逐漸增大,陽光的強度與熱度顯著下降。當月面的東邊緣與日面的東邊緣相內切時,稱為食既。此時整個太陽圓面被遮住,因此,食既也就是日全食開始的時刻。
食甚
食既以后,月輪繼續東移,當月輪中心和日面中心相距最近時,就達到食甚。對日偏食來說,食甚是太陽被月亮遮去最多的時刻。
生光
月亮繼續往東移動,當月面的西邊緣和日面的西邊緣相內切的瞬間,稱為生光,它是日全食結束的時刻。在生光發生之前,鉆石環、貝利珠的現象會出現在太陽的西邊緣,但很快就會消失。接著在太陽西邊緣又射出一線刺眼的光芒,在日全食時可以看到的色球層、日珥、日冕等現象迅即隱沒在陽光之中,星星也消失了,陽光重新普照大地。
復圓
生光之后,月面繼續移離日面,太陽被遮蔽的部分逐漸減少,當月面的西邊緣與日面的東邊緣相切的剎那,稱為復圓。這時太陽又呈現出圓盤形狀,整個日全食過程就結束了。
鉆石環
在太陽將要被月亮完全擋住時,在日面的東邊緣會突然出現一弧像鉆石似的光芒,好像鉆石戒指上引人注目的閃耀光芒,這就是鉆石環。
貝利珠
在鉆石環消失后,瞬間成為一串發光的亮點,像奪目的珍珠高高地懸掛在漆黑的天空中,這種現象叫做珍珠食,英國天文學家貝利最早描述了這種現象,因此又稱為貝利珠。這是由于月球表面有許多崎嶇不平的山峰,當陽光照射到月球邊緣時,就形成了貝利珠現象。它出現的時間很短,通常只有2秒鐘,緊接著太陽光就全部被遮蓋住而發生日全食了。
日冕
一旦太陽被完全遮住,你可以看到日冕的整個光環,它的亮度和滿月差不多。通常,因為藍色的太空你看不到它。如果你在大氣上方的軌道,你可能得擋住太陽明亮的部分去看那道光環。這正是繞軌運行的太陽觀測站所做的事情。它們可以用神秘的圓盤制造假日食,并在任何有需要的時候觀察那道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