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的鐵血男兒——廖承志
來源:故事匯 2009-06-26 06:01:31

廖承志,1908年生,廣東惠陽人,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他的父母廖仲愷、何香凝先生,曾追隨孫中山參加革命,這使他從小就接受了革命的熏陶。他通曉五種外語,擅長書畫、詩詞、戲劇。他一生中的許多時光都是在監獄中度過的。有人統計,他每七天當中,就有一天是在牢里度過。前四次坐牢是在國外,其中三次在日本,一次在荷蘭。后兩次是被國民黨逮捕的。還有一次是受張國燾的迫害,被內定“槍決”,但因情況特殊被銬著手銬隨軍走完了長征,稱之為“流動坐牢”。廖承志一生命運坎坷,然而在逆境中,他卻能笑對苦難,時刻表現出其瀟灑、豁達、幽默、風趣的一面,體現出堅強的意志。
異國他鄉遭拘捕
廖承志在父親和周恩來的影響下,積極參加學生運動。1925年6月廣州沙基慘案發生時,走在游行隊伍前面的廖承志遭英軍開槍射擊,打飛了帽子,差點送命。同年8月20日,國民黨左派領袖廖仲愷被右派殺害,年僅17歲的廖承志失去了父親。為防止再遭謀害,母親何香凝把他們姐弟倆送到了日本。廖承志進入早稻田大學學習,并參加了中共東京特別支部領導的學生組織,因參加反日大同盟,曾兩次被捕。1926年夏,因繼續從事革命活動,廖承志被日本警方拘捕并強行驅逐出境。此后在德國漢堡和荷蘭海牙,因領導中國海員運動,也遭拘捕并被驅逐出境。在荷蘭海牙監獄不久,他就學會了一些荷蘭語,有時還會用荷蘭語和別人開玩笑,因此各色各樣的人都樂于和他接近。當別人問起他坐“洋牢”的滋味時,他幽默地解嘲道“還好,還算文明”。廖承志曾自我調侃說,我沒有算過命,但命中注定要遭牢獄之災。當時,國內隨著大革命的失敗,廣州起義被鎮壓,白色恐怖加劇,斗爭形勢更加嚴峻,然而廖承志依然義無反顧,于1928年春在上海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他把巡捕“引”回家
1933年3月28日的上海春寒料峭,晚上10時許,兩輛汽車風馳電掣般往英租界疾駛。前面一輛車上七八名英國巡捕押著一位穿舊西裝的年輕人。這個年輕人號稱要帶他們去“抓同黨”。汽車七彎八拐,當穿過法租界抵達英租界何香凝寓所時,年輕人叫道:“停!”巡捕們魚貫下車,年輕人帶著巡捕前往寓所去敲門。開門的是廖仲愷先生的夫人何香凝,她看見愛子廖承志被手銬扣住,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大聲嚷道:“我兒子究竟犯了什么罪,你們為什么要逮捕他?”原來,這是廖承志親手導演的一起“帶巡捕抓同黨”的活劇。時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宣傳部長、全國海員總工會黨團書記的廖承志由于叛徒的出賣而被捕,他巧妙地利用這個辦法,讓家人知道他被捕的消息。廖仲愷烈士的公子廖承志被捕,轟動了整個上海灘,同時也驚動了國民黨的高層人士。經過何香凝、宋慶齡、柳亞子等人的積極營救,廖承志終于逃脫了牢寵。同年8月,廖承志悄然離開上海,前往川陜革命根據地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他又以百倍的勇氣和毅力投身于革命洪流。
含冤戴枷長征路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