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壇武將蕭克:拿槍的手寫出文學巨著
來源:故事匯 2009-06-26 05:59:27

南昌起義是將軍走上革命道路的重要一步
在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的三樓陳列大廳里,陳列著104位起義指揮者、參與者的照片,蕭克將軍就在其中。當時,蕭克年僅20歲,是葉挺率領的第十一軍二十四師七十一團二營三連指導員。
1927年4月到7月,蔣介石在上海、許克祥在長沙、汪精衛在武漢先后發動反革命政變,大肆捕殺共產黨人和革命進步人士。就在這血雨腥風和白色恐怖的危急關頭,時為葉挺“鐵軍”一名光榮戰士的蕭克毅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走上了為共產主義而奮斗終生的道路。
7月上旬,蕭克隨部隊從武昌乘船到九江。這時,九江里里外外駐滿了軍隊。作為下級軍官,蕭克并不清楚其時國民黨上層發生了變化,但也感到形勢嚴峻。在離開九江前,打著綁腿、軍容嚴整的葉挺師長來蕭克所在團里訓話。他沒帶衛兵,只有一個馬夫牽了匹馬跟在他身后。葉挺要求部隊要繼續執行孫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堅持革命。他說,我們很快就要出發,鐵軍是有光榮傳統的,要發揚傳統,遵守紀律,愛護百姓。葉挺的發言,蕭克記得很清楚,很受鼓舞。后來蕭克才聽說,此時,黨中央已經在九江開會決定在南昌發動武裝起義。
7月下旬,蕭克隨部隊到達南昌,部隊進城后駐扎在城南松柏巷靠近老城墻的地方休整。31日下午,蕭克接到上級通知,要連以上黨員干部上街偵察地形。晚飯后,蕭克等人假裝逛街,將附近天主教堂和匡廬中學里歸附汪精衛的第6軍57團敵營房的情況偵察得一清二楚。那晚心情十分興奮的蕭克和同伴們都沒有睡覺。8月1日凌晨2點,起義的戰斗打響了。蕭克所在二營的任務是攻打匡廬中學的敵軍。由于戰斗前已將敵人情況摸清楚,蕭克等戰士很快用火力將突圍的敵人壓得無法動彈,敵人撐不住,倉皇爬上城墻,企圖逃跑。可城墻上早已布置了工人糾察隊和公安局的警士,敵人只好又退回原地。天快亮時,一個營的敵人繳槍投降。
參加南昌起義,是蕭克走上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道路的重要一步。然而,蕭克棄文投武最初的出發點卻是報家仇。1907年7月14日,蕭克出生于湖南省嘉禾縣小街田村,家里有兩個哥哥、兩個姐姐及一個妹妹。嘉禾地處湘南,名為禾倉,實際是窮鄉僻壤。蕭克家里有點田地,但多數年份還是要買兩三個月的口糧,生活頗為艱難。從蕭克記事起,就看到父母、大哥為生計而辛勞、發愁。雖然家境貧寒,但在親友的資助下,蕭克還是讀了十幾年書。蕭克的大哥性格剛烈,得罪了當地大地主蕭仁秋,為家里帶來禍事。1922年,地方官兵先后4次來蕭家敲詐勒索,家中財物被劫掠一空,蕭克也無法繼續上學了。次年春,由于蕭仁秋的陷害,蕭克的大哥被團防局抓走,當天就被殺害。兄長死于非命,致使喜愛文學的蕭克產生投武報仇的念頭。
是年初秋,蕭克考上了能在較短時間內取得中等學校學歷的嘉禾甲等師范簡習所。由于一心想報兄仇,蕭克對軍事方面的書籍特別感興趣,他買了許多古代及當代兵書,邊看邊揣摩用兵打仗之法。這期間,蕭克還讀了許多有關辛亥革命的書,其中某些書他竟能整段整段地背下來。經過一些革命思想的陶冶,最初僅抱著報家仇而學軍事的蕭克也初步懂得軍事斗爭是打倒列強掃除軍閥的重要途徑。
1926年2月,蕭克辭別家鄉,遠赴廣州考上了中央軍事委員會憲兵教練所第二期,正式走進軍事天地。7月份,他畢業被分配到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憲兵團當中士班長。其時,北伐戰爭已經開始,但蕭克所在的憲兵團被安排留守廣州。一心想加入第四軍葉挺獨立團上戰場的蕭克以請假回家為名離開憲兵團。由于一時找不到葉挺獨立團,10月中旬蕭克在長沙的補充第五團輜重隊當兵器員。次年3月,蕭克終于輾轉來到十一軍二十四師,被分配到七十一團三連當政治指導員,從此成為“鐵軍”一名成員。北伐途經河南汝南,蕭克有生以來第一次經歷實戰。雖然炮彈轟鳴聲不絕于耳,但蕭克一點都不害怕,他協助連長指揮作戰,一次一次打退了敵人的進攻,從書中學到的軍事知識終于有了實地演練的機會。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