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甲午戰爭時 英遠東艦隊險些進攻日本
來源:故事匯 2009-06-26 05:42:17

1894年,甲午戰爭以一種相當特殊的方式爆發:日本軍艦浪速號在朝鮮洋面擊沉大清運兵船,而這條船卻是由英國人駕駛、飄揚著英國國旗的地地道道的英國船“高升號”。
消息傳來,英國國內輿論一片沸騰,群情激奮,要求政府對日進行報復。此時,巡弋在東亞的英國遠東艦隊,也做出了不尋常的軍事部署:艦隊副司令斐里曼特(Edmund Fremantle)不僅派“紅雀”號前往出事地點進行搜索,更是派遣“射手”號前往搜尋日本艦隊,要向日本艦隊問罪。
根據英國的外交文書記載,斐里曼特從英國駐華公使歐格訥(Nicholas O'conor)處得到高升號被日本人擊沉的消息,十分憤怒,在發給倫敦海軍部的電報中建議:“我方應要求立即罷免并拘捕浪速號艦長和那些在兩國政府談判期間指揮軍艦卷入事件的高級員。若不遵從,我應被授權實行報復。最重要的是,應當做些事情以彌補大英旗幟所遭受的侮辱。”
上海出版的《字林滬報》援引外電的報道,斐里曼特奉命“飛檄日本東京,詰問該國海軍省,其略云:中日倘有戰爭之事,則當須先照會各國,然后各國按照萬國公法不使商船載運中國兵馬,今日本并無照會至英國,則英國之高升輪船自應載運中國兵馬,并無絲毫背理之慮。日兵無端燃炮轟擊以致全船覆沒,船中司事均遭慘斃,是何理耶?明明見有英國旗號而肆無忌憚,一至如此,將與中國為難耶抑與英國為難耶?請明以告我。”
《字林滬報》因此認為“日本無端已甚,得罪于天下,我中國當即檄告合地球大小各國,同心協力,以共擊天下之罪人。”
《字林滬報》是英文《字林西報》的中文版,其消息來源有一定的優勢。但看此報道上說英國艦隊司令去質問日本是想和中國為難還是和英國為難,頗有街頭斗毆的口吻,當屬中文編輯們添加了不少佐料。
盡管當時出于全球戰略(主要是對抗俄國南下)的考慮,英國已經決定扶持日本。但因為長期的“傳統友誼”,英國軍方和民間都還是將中國作為遠東的首要合作對象,在中日沖突中,英國輿論一致認為“抗日援華”既符合英國的長遠利益,又符合英國的道義責任。
當時的日本外相陸奧宗光在他的回憶錄《蹇蹇錄》中就抱怨,英軍在戰前總是幫助中國,遠東艦隊甚至時常尾隨日本艦隊,將所得情報通報給中國;斐里曼特本人在拂曉的大霧中遇見日本艦隊故意鳴放禮炮,將日艦位置通知中國艦隊等。
英國軍方顯然已經難以跟上其政府與時俱進步的步伐,英國外交部遂通過海軍部向斐利曼特正式回函,要求他應該繼續等待政府的詳細指示,不可妄動。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