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戰(2)
來源:中國人文在線 2009-06-24 13:47:33

白起到任后,針對趙括沒有實戰經驗,魯莽輕敵的弱點,采取后退誘敵,圍困聚殲敵軍的作戰方針,對兵力作了周密的部署:以原先的前線部隊為誘敵部隊,等待趙軍出擊后,即向主陣地長壁撤退,誘敵深入;其次,利用長壁構筑袋形陣地,以主力守衛營壘,抵擋趙軍的進攻,并組織一只輕裝銳勇的突擊隊,待趙軍被圍后,主動出擊,消耗趙軍的有生力量;其三,用奇兵二萬五千人埋伏在兩邊側翼,待趙軍出擊后,及時插到趙軍的后方,切斷趙軍的退路,協同主陣地長壁的秦軍,完成對出擊趙軍的包圍;其四,用騎兵五千插入滲透到趙軍營壘的中間,牽制和監視營壘中的趙軍。
戰爭的發展果然按著白起預計的方向進行。公元前260年8月,趙括統帥趙軍向秦軍發起了大規模進攻。兩軍稍事交鋒,秦軍的誘敵部隊即佯敗后退。趙括不問虛實,立即實施追擊。趙軍前進到秦軍的預定陣地――長壁后,即遭到了秦軍主力的堅強抵抗,攻勢受挫。趙括欲退兵,但為時已晚,預先埋伏的秦軍兩翼二萬五千奇兵迅速出擊,及時插到趙軍進攻部隊的后方,切斷了趙軍與其營壘的聯系,構成了對進攻趙軍的包圍。另外的五千騎兵也迅速地插到了趙軍的營壘之間,牽制、監視留守營壘的趙軍。白起又下令突擊部隊不斷出擊被圍的趙軍。趙軍數戰不利,情況危急,被迫就地構筑營壘,轉攻為守,等待救援。
秦昭王聽到秦軍包圍趙軍的消息,親赴河內(今河南沁陽),把當地十五歲以上的男丁組編成軍,增援長平戰場。這支部隊占據長平以北的丹珠嶺及其以東一帶高地,斷絕趙國的援軍和后勤補給,從而確保了白起徹底地殲滅被圍的趙軍。
9月,趙軍斷糧已達46天,內部互相殘殺以食,軍心動搖,局勢非常危急。趙括組織了四支突圍部隊,輪番沖擊秦軍陣地,希望打開一條血路突圍,但都未能奏效。絕望之中,趙括孤注一擲,親率趙軍精銳部隊強行突圍,結果仍遭慘敗,自己也命喪秦軍亂箭之下。趙軍失去主將,斗志全無,遂不復再作抵抗,全部解甲投降。這四十萬趙軍降卒,除幼小的二百四十人外,全部被白起坑殺。秦軍終于取得了空前激烈殘酷的長平之戰的徹底勝利。
長平之戰中,秦軍共殲趙軍四十五萬人。削弱了當時關東六國中最強勁的對手趙國,懾服了其他各國,為秦日后完成統一六國大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