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解釋信息如何逃出黑洞
來源:網絡 2009-06-23 17:04:00

被黑洞吞噬的信息能夠再現嗎?美國一些物理學家提出了一種模型,期望能夠結束數十年的相關爭論。研究成果將刊登在近期出版的《物理評論快報》雜志上。
按照相對論,黑洞的引力之強連光線都不能逃逸,黑洞里的信息自然無法為外界所獲取。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黑洞會在量子法則下蒸發,而信息將被黑洞吞噬,永久喪失。這一斷言與量子力學的基本原則之一“信息永不喪失”相矛盾。霍金的觀點在上世紀90年代后期被物理學家普遍接受,但也有許多人表示懷疑。霍金本人也在2004年否定了該觀點。然而一直沒人能合理地解釋信息如何逃出。
由美國賓州引力與宇宙研究所物理學家阿什特卡領導的團隊提供了一個解釋。研究人員拓展了時空原先被假定的大小,從而為信息再現提供了位置。阿什特卡拿《愛麗絲漫游奇境記》中的柴郡貓類比黑洞,他說:“當柴郡貓消失時,它的微笑還在,我們曾認為黑洞也是如此。霍金分析認為,在黑洞臨終時,甚至在它完全蒸發后,留下了一個奇點或著說一個時空的最終邊緣,這一奇點是不可恢復信息的沉沒之地。”
但阿什特卡及其同事認為奇點在現實中不存在,信息只是貌似消失,因為我們看到的只是真實的量子力學時空的一個受限的部分。一旦將量子引力納入考慮,時空就變大很多,而信息在遙遠的未來,在原先假定是時空盡頭的另一端,就有了再現的位置。
按照阿什特卡的想法,時空不像物理學家以前認為的是連續體,而是由單個的積木搭成的。就像一塊布,看上去是連續的,其實是個體的線組成的。他認為,一旦我們意識到作為連續體的時空的觀念僅是一種近似,就會明白奇點只是堅持將時空描述為連續體必需的一個虛構。
為了進行推導,研究者使用了二維黑洞模型去探究真正的四維黑洞的量子本質。這是因為二維系統便于數學演算,而且二維黑洞和球形四維黑洞很相似。科學家們正在尋找直接研究四維黑洞的辦法。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