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鼠”蒙哥馬利(2)
來源:世界上下五千年 2009-06-23 16:43:28

蒙哥馬利乘機由防御轉入進攻,嚴令部隊緊緊抓住德軍的一切弱點給以致命打擊。在作戰中蒙哥馬利身先士卒,經常奔波于各戰場。他不戴頭盔,卻戴一頂澳大利亞軍帽。這頂在英軍高級指揮官中獨一無二的貝雷帽,發揮了異乎尋常的作用。它成了蒙哥馬利的外部標志。官兵們在前線見到它就會受到鼓舞。在蒙哥馬利的指揮下,英國第8集團軍重振軍威,連連奏捷,素有“沙漠之狐”稱號的德軍名將隆美爾則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被動地位。
1942年10至11月,經過幾番交戰,隆美爾所指揮的非洲軍團遭到了毀滅性打擊,英第8集團軍贏得了第二次阿拉曼戰役的重大勝利。英軍以傷亡1.3萬人,損失100門火炮、500輛坦克的代價、殲滅了隆美爾的非洲軍團5萬余人,摧毀火炮1000門,坦克500輛左右。蒙哥馬利由此聲名大震,被稱為“沙漠之鼠”。
1942年11月至1943年底,蒙哥馬利轉戰西西里和意大利。這段時間,他雖無特別的建樹,又在西西里無端地指責過美國名將巴頓和布萊德雷,公開對美國人的軍事能力表示不信任,曾引起不少非議,但總的說來還是勝多敗少。
1944年1月,蒙哥馬利被任命為盟軍集群司令(包括美國、英國和加拿大各一個集團軍),負責準備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兩棲作戰——諾曼底登陸戰役。這是他戎馬生涯的又一光輝時節。他充分發揮出色的組織才能、過人的意志、敏銳的眼光和稱職的指揮官所必備的“簡單觀念”,在設于他母校圣保羅的指揮部里,精心制定了代號為“霸王行動”的戰役計劃。
為了實現戰役的突然性,盟軍曾采取許多措施隱蔽地集中兵力兵器和迷惑德國人。6月6日,諾曼底登陸戰役開始,7月24日,盟軍占領了寬100公里,縱深30一50公里的登陸場。這個登陸場的面積雖然比蒙哥馬利制定、經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批準的預定登陸面積要小一半左右,但在占有絕對制空權的條件下,盟軍仍能在這個登陸場上集中大量兵力兵器,使德軍的一切反撲都歸于失敗,從而實現了總的戰略企圖。
此后,蒙哥馬利指揮盟軍集群在比利時、荷蘭和德國西北部作戰。
1945年任英國駐德國占領區總司令,1946—1948年任帝國陸軍總參謀長。1948—1951年任西方盟國防務會議總司令委員會主席。1951—1958年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駐歐武裝部隊第一副總司令。蒙哥馬利于1958年退休后,在家鄉渡過了他的余生。
這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英雄,在英國人的心目中,至今仍是一位引以為榮的傳奇式人物。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