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死亡的行軍
來源:世界上下五千年 2009-06-23 05:22:29

1942年4月,從菲律賓巴丹南端通往奧東納爾戰俘營的路上,七萬多名美國和菲律賓戰俘在日軍的押送下,正艱難的行進著。在似火的驕陽下,戰俘們傷病在身,饑腸轆轆,衣衫襤縷,滿身污泥,毫無生氣。這是怎么回事?
事情是這樣的: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發動了太平洋戰爭。在日軍凌厲的攻勢下,美國在菲律賓戰場上連遭慘敗,被迫退守巴丹半島。日軍繼續猛攻。
1942年4月9日,7.6萬多名困守在巴丹半島上的美菲聯軍向日本軍隊投降。怎樣處理這么多的戰俘呢?日本當局派遣政信中佐來到巴丹并宣布帝國密令:盡快消滅美菲戰俘。他說:“這次戰爭是種族戰爭,因此,在菲律賓活捉的美菲戰俘,必須一律處死。為什么要處決美軍戰俘呢?因為他們是白種人。為何要處死菲律賓戰俘呢?因為他們是亞洲民族的叛徒。”為此,日本還將曾血洗南京的第16師團派到巴丹半島執行帝國密令。
4月9日,戰俘們在日軍押解下從巴丹南端的馬里韋萊斯出發,每300名戰俘編為一組、開始走上死亡的旅途。許多戰俘傷病在身,饑腸轆轆,在彎曲的山路上艱難地行進,沿途遭受日軍不斷的打罵、侮辱和殺戮,路旁溝里,死尸縱橫。
3天之后,戰俘們才走到巴蘭加。日軍的行徑更加兇暴殘酷。驕陽似火,沿途無樹,戰俘走在坎坷的山路上,得不到一滴水、一口飯,臉上身上落滿厚厚的塵土。成百上千的人中暑、餓昏、渴死,魂斷荒山野谷。在通往盧巴奧的路上,烈日炎炎,日本軍人踢翻路邊百姓送來的水罐,存心要把戰俘渴死。戰俘稍有反抗,日軍就用戰刀砍下他們的頭顱。日軍強迫當地百姓挖了許多大坑,將許多傷員活埋。
一名美軍上尉被活埋后,他的一只手一直露在外面并軟弱地、令人恐怖地向蒼天亂抓著。被日軍殺害的戰俘尸骨、干癟的黑紫色五臟六腑堆遍沿途。
日軍為了取樂,竟一次用刺刀挑死300多名美軍戰俘。幸存的戰俘在圣弗爾南多上了悶罐車。100多人擠進一個車廂,許多戰俘被悶死,但他們的尸體卻仍在原地挺立著。來到離奧東納爾戰俘營還有8英里的卡帕斯時,7.6萬多名戰俘已被日軍殺掉2.2萬人,這比在巴丹戰役中戰死的美菲軍人總數還多得多。幸存下來的戰俘們,衣衫襤褸,滿身污泥,浮腫脫形,毫無生氣。許多人已無法站立。
戰俘們在奧東納爾集中營里餓得吃貓、狗、老鼠、吃垃圾,坐以待斃。日本軍方為了掩蓋這次死亡行軍的滔天罪行,才不得不留下這些美菲戰俘。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